思鄉的詩句——《江上送友人南游》
《江上送友人南游》原文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江上送友人南游》作者簡介
張喬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 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思鄉的詩句——《江上送友人南游》
《江上送友人南游》原文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
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
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
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江上送友人南游》作者簡介
張喬 生卒年不詳),今安徽貴池人,懿宗咸通中年進士,當時與許棠、鄭谷、張賓 等東南才子稱“咸通十哲”黃巢起義時,隱居九華山以終。其詩多寫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詩清雅巧思,風格也似賈島。
《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事見《唐詩紀事》卷十七,《唐才子傳》卷十。
《思鄉嶺》原文曉人燕山雪滿旌,歸心常與雁南征。如何萬里沙塵外,更在思鄉嶺上行。《思鄉嶺》作者簡介王珪(1019-1085)北宋大臣、學者。字禹玉,華陽縣(今雙流縣)人。進士出身,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進為翰林學士,兼侍讀學士。
《冬日山居思鄉》原文大野始嚴凝,云天曉色澄。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冬日山居思鄉》作者簡介[唐](約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鄉,(全唐詩作南卿。
《思鄉作》原文瀘北行人絕,云南信未還。庭前花不掃,門外柳誰攀。坐久銷銀燭,愁多減玉顏。懸心秋夜月,萬里照關山。《思鄉作》作者簡介布燮,長和國使人。南詔鄭氏篡蒙氏,改國號曰大長和。布燮,官名,其宰相也。
《邯鄲冬至夜思家》原文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邯鄲冬至夜思家》注釋①邯鄲:唐縣名,今河北邯鄲市。②驛:驛站,客店,古代的傳遞公文,轉運官物或出差官員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望驛臺》原文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望驛臺》注釋(1)當窗柳:意思是思念別人。唐代人的風俗,折下柳條以贈行人,因為柳條而思念游子。(2)望驛臺:在今四川廣元。
《泊船瓜洲》原文京口②瓜洲③一水④間⑤,鐘山⑥只隔⑦數重⑧山。春風又綠⑨江南岸(n),明月何時照我還(hun)⑩?《泊船瓜洲》注釋1.泊船:停船。泊,停泊。2.京口:在今江蘇省鎮江市,長江的南岸。
《夜雨寄北》原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③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注釋①選自《李義山詩集》。李商隱(約813-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1],又號樊南生。懷州河內(現在河南沁陽)人。唐代詩人。
《游子吟》原文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游子吟》作者簡介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