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冬天的詩句——《守歲》
《守歲》原文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注釋
【守歲】舊時有除夕終夜不睡,送舊歲、迎新年的習俗。
【歲陰】古用天干紀年,十干叫“歲陽”,十二支叫“歲陰”。《初學記》載,十二月季冬,稱暮冬或窮紀。
【獻節】進入新節令,指新年來臨。
《守歲》作者簡介
董思恭,蘇州吳人。唐朝詩人,高宗時官中書舍人,初為右史,后知考功舉,坐事流死嶺表。所著篇詠,為時所重。今存詩十九首。
描寫冬天的詩句——《守歲》
《守歲》原文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注釋
【守歲】舊時有除夕終夜不睡,送舊歲、迎新年的習俗。
【歲陰】古用天干紀年,十干叫“歲陽”,十二支叫“歲陰”。《初學記》載,十二月季冬,稱暮冬或窮紀。
【獻節】進入新節令,指新年來臨。
《守歲》作者簡介
董思恭,蘇州吳人。唐朝詩人,高宗時官中書舍人,初為右史,后知考功舉,坐事流死嶺表。所著篇詠,為時所重。今存詩十九首。
《兵車行》原文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除夜有懷》原文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除夜有懷》譯文巴郡巴東巴西,離家多么遙遠;漂泊在這艱險之地,真難容身。
《冬夜答客》原文冬日誠可愛,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車馬犯寒過。學耕不逢年,稂莠敗黍禾。豈唯親賓散,鳥鼠移巢窠。獨見青松心,凌霜庇柔蘿。壯日賤若此,留恩意如何。因憶古丈夫,一言重山河。臨風彈楚劍,為子奏燕歌。
《山中》原文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山中》賞析首句寫山中溪水。荊溪,本名長水,又稱浐水,源出陜西藍田縣西南秦嶺山中,北流至長安東北入灞水。這里寫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
《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原文參卿休坐幄,蕩子不還鄉。南客瀟湘外,西戎鄠杜旁。衰年傾蓋晚,費日系舟長。會面思來札,銷魂逐去檣。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匣里雌雄劍,吹毛任選將。
《閣夜》原文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閣夜》譯文時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來越短;浪跡天涯,在這霜雪初散的寒宵。
《野望》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野望》譯文西山終年積雪,三城都有重兵駐防;南郊外的萬里橋,跨過泱泱的錦江。
《小至》原文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小至》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