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梅花的詩句——《守歲》
《守歲》原文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注釋
【守歲】舊時有除夕終夜不睡,送舊歲、迎新年的習俗。
【歲陰】古用天干紀年,十干叫“歲陽”,十二支叫“歲陰”。《初學記》載,十二月季冬,稱暮冬或窮紀。
【獻節】進入新節令,指新年來臨。
《守歲》作者簡介
董思恭,蘇州吳人。唐朝詩人,高宗時官中書舍人,初為右史,后知考功舉,坐事流死嶺表。所著篇詠,為時所重。今存詩十九首。
關于梅花的詩句——《守歲》
《守歲》原文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守歲》注釋
【守歲】舊時有除夕終夜不睡,送舊歲、迎新年的習俗。
【歲陰】古用天干紀年,十干叫“歲陽”,十二支叫“歲陰”。《初學記》載,十二月季冬,稱暮冬或窮紀。
【獻節】進入新節令,指新年來臨。
《守歲》作者簡介
董思恭,蘇州吳人。唐朝詩人,高宗時官中書舍人,初為右史,后知考功舉,坐事流死嶺表。所著篇詠,為時所重。今存詩十九首。
《上林春令》原文蝴蝶初翻簾繡,萬玉女、齊回舞袖。落花飛絮蒙蒙,長憶著、灞橋別后。濃香斗帳自永漏,任滿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蘇,只憐他、后庭梅瘦。《上林春令》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詞。
《南浦旅懷》原文風悲畫角,聽《單于》、三弄落譙門。投宿侵侵征騎,飛雪滿孤村。酒市漸闌燈火,正敲窗、亂葉舞紛紛。送數聲驚雁,乍離煙水,嘹唳度寒云。好在半朧淡月,到如今、無處不消魂。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
《臨江仙梅》原文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臨江仙梅》賞析細讀這首賞花詞,發現李清照選取的角度十分特別。
《殢人嬌后亭梅開有感》原文玉瘦香濃,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樓楚館,云間水遠。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云斷。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原文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春紅梅》原文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玉樓春紅梅》賞析這是一首著名的詠梅詞。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原文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丁卯新正三日寫梅》作者簡介李日華,明代戲曲、散曲作家。字實甫,江蘇吳縣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跡無考。
《小至》原文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小至》賞析這首詩是詩人大歷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