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原文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靜。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清影。
長笛倚樓聲,聽徹還重省。手啟柴門倦復關,云臥衣裳冷。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作者簡介
韓淲(1159—1224)南宋詩人。字仲止,一作子仲,號澗泉,韓元吉之子。祖籍開封,南渡后隸籍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從仕后不久即歸,有詩名,著有《澗泉集》。
秋天的詩句——《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原文
一雨已秋深,月色寒而靜。夜半披衣草樹間,玉露團清影。
長笛倚樓聲,聽徹還重省。手啟柴門倦復關,云臥衣裳冷。
《卜算子·中秋前一日和昌甫所寄》作者簡介
韓淲(1159—1224)南宋詩人。字仲止,一作子仲,號澗泉,韓元吉之子。祖籍開封,南渡后隸籍信州上饒(今屬江西)。從仕后不久即歸,有詩名,著有《澗泉集》。
《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原文人面不如花面。花到開時重見。獨倚小闌干。許多山。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說道夢陽臺。幾曾來。《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
《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原文笑拍洪崖,問千丈、翠巖誰削?依舊是、西風白馬,北村南郭。似整復斜僧屋亂,欲吞還吐林煙薄。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隱,尋幽約。且丁寧休負,北山猿鶴。
《山中秋夕》原文抱琴出南樓,氣爽浮云滅。松風吹天簫,竹路踏碎月。后山鶴唳定,前浦荷香發。境寂良夜深,了與人間別。《山中秋夕》作者簡介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
《江上》原文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江上》賞析此詩描寫了深秋時節,江上白波涌起,而煙雨飄飄,天色陰暗,江上頓時給人沉沉的感覺。
《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原文白玉樓臺知幾重。夜來望斷廣寒宮。一分乍闕嬋娟影,二八尤宜冰雪容。云鬢露,玉釵風。水晶簾幕正玲瓏。殷勤再為天香醉,可惜清光付曉鐘。《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作者簡介高觀國,南宋詞人。
《念奴嬌中秋攜兒輩步月至極目亭,寄懷子云兄》原文去年秋半,正都門結束,相將離別。瀲瀲雙溪新雁過,重見當時明月。步轉高樓,凄涼看鏡,綠鬢紛成雪。晚晴煙樹,傍人飛下紅葉。還記江浦潮生,云濤天際,涌金波一色。
《行香子天與秋光》原文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齊天樂中秋夜懷梅溪》原文晚云知有關山念,澄霄卷開清霽。素景分中,冰盤正溢,何啻嬋娟千里。危闌靜倚。正玉管吹涼,翠觴留醉。記約清吟,錦袍初喚醉魂起。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誰與舞,凄涼風味。古驛煙寒,幽垣夢冷,應念秦樓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