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詩句——《風》
《風》原文
解落三秋葉,
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
入竹萬竿斜。
《風》譯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葉,能催開春天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
《風》作者簡介
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少有才名。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七言歌行現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傳誦。
《秋涼晚步》原文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秋涼晚步》翻譯人們以為秋氣使人悲哀,其實未必是這樣,輕微地有一點寒意不正是氣候宜人的季節嗎?綠色池塘里的紅色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荷葉還有新長...
《臨江仙次韻子云中秋》原文記得年時離別夜,都門強半清秋。今年想望只鄰州。星連南極動,月滿大江流。蕓閣老仙多妙語,云階清夢曾游。屐聲還認庾公樓。金波搖酒面,河影墮簾鉤。
《清平樂候蛩凄斷》原文候蛩凄斷,人語西風岸。月落沙平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清平樂候蛩凄斷》賞析上片候蛩四句寫出秋意:候蛩(即蟋蟀)的哀鳴,西風的衰颯,秋月的清冷,秋江...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原文愛菊高人吟逸韻,悲秋病客感衰懷。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居士葷腥今已斷,仙郎杯杓為誰排。愧君相憶東籬下,擬廢重陽一日齋。
《秋山望月酬李騎曹》原文愁客坐山隈,懷抱自悠哉。況復高秋夕,明月正裴回。亭亭出迥岫,皎皎映層臺。色帶銀河滿,光含玉露開。淡云籠影度,虛暈抱輪回。谷邃涼陰靜,山空夜響哀。寒催數雁過,風送一螢來。獨軫離居恨,遙想故人杯。
《過裴舍人故居》原文慘慘天寒獨掩扃,紛紛黃葉滿空庭。孤墳何處依山木,百口無家學水萍。籬花猶及重陽發,鄰笛那堪落日聽。書幌無人長不卷,秋來芳草自為螢。
《九日》原文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九日》賞析三年過去,庭院里的菊花依舊在重陽盛開,可惜我此時身在異鄉為異客。
《西塍廢園》原文吟蛩鳴蜩引興長,玉簪花落野塘香。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游魚蓋夕陽。《西塍廢園》作者簡介周密(1232-1298),字公謹,號草窗,又號四水潛夫、弁陽老人、華不注山人,南宋詞人、文學家。祖籍濟南,流寓吳興(今浙江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