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詩句——《寄坐夏僧》
《寄坐夏僧》原文
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多因束帶熱,更憶剃頭涼。
苔色侵經架,松陰到簟床。還應煉詩句,借臥石池傍。
《寄坐夏僧》作者簡介
項斯(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遷,浙江仙居縣人。項斯是臺州第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一卷計88首,被列為唐朝百家之一。
描寫夏天的詩句——《寄坐夏僧》
《寄坐夏僧》原文
坐夏日偏長,知師在律堂。多因束帶熱,更憶剃頭涼。
苔色侵經架,松陰到簟床。還應煉詩句,借臥石池傍。
《寄坐夏僧》作者簡介
項斯(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遷,浙江仙居縣人。項斯是臺州第一位進士,也是臺州第一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一卷計88首,被列為唐朝百家之一。
《夏雨》原文何處發天涯,風雷一道賒。去聲隨地急,殘勢傍樓斜。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瀟湘無限思,閑看下蒹葭。《夏雨》作者簡介薛能(817?-880?)晚唐著名詩人。
《清龍寺早夏》原文塵埃經小雨,地高倚長坡。日西寺門外,景氣含清和。閑有老僧立,靜無凡客過。殘蔦意思盡,新葉陰涼多。春去來幾日,夏云忽嵯峨。朝朝感時節,年鬢暗蹉跎。
《夏中病痁作》原文山鬼揚威正氣愁,便辭珍簟襲狐裘。西窗一夕悲人事,團扇無情不待秋。《夏中病痁作》作者簡介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
《夏夜登南樓》原文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岳陽溪。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夏夜登南樓》作者簡介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
《夏夜》原文原寺偏鄰近,開門物景澄。磬通多葉罅,月離片云棱。寄宿山中鳥,相尋海畔僧。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夏夜》作者簡介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江夏春感舊》原文東風出海門,處處動林園。澤國雪霜少,沙汀花木繁。暖魚依水淺,晴雁入空翻。何處陽和力,生萍不駐根。《江夏春感舊》作者簡介李頻(818876),字德新,唐壽昌長林西山人。幼讀詩書,博覽強記,領悟頗多。
《閑居孟夏即事》原文綠樹蔭青苔,柴門臨水開。簟涼初熟麥,枕膩乍經梅。魚躍海風起,鼉鳴江雨來。佳人竟何處,日夕上樓臺。《閑居孟夏即事》作者簡介許渾(?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潤州丹陽(今屬江蘇)人。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
《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原文侯家大道傍,蟬噪樹蒼蒼。開鎖洞門遠,卷簾官舍涼。欄圍紅藥盛,架引綠蘿長。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鄉。《長興里夏日寄南鄰避暑》作者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