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天的詩句——《夏日雜詩》
《夏日雜詩》原文
水窗低傍畫欄開,
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
萬荷葉上送秋來。
《夏日雜詩》作者簡介
陳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譜香,又字雋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別號元龍、退庵、云伯,又號碧城外史、頤道居士、蓮可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時舉人,官昭文、全椒等知縣。詩學(xué)吳梅村、錢牧齋,博雅綺麗,在京師與楊芳燦齊名,時稱“楊陳”,著有《碧城詩館詩鈔》、《頤道堂集》等。
描寫夏天的詩句——《夏日雜詩》
《夏日雜詩》原文
水窗低傍畫欄開,
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
萬荷葉上送秋來。
《夏日雜詩》作者簡介
陳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譜香,又字雋甫、云伯,英白,后改名文述,別號元龍、退庵、云伯,又號碧城外史、頤道居士、蓮可居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慶時舉人,官昭文、全椒等知縣。詩學(xué)吳梅村、錢牧齋,博雅綺麗,在京師與楊芳燦齊名,時稱“楊陳”,著有《碧城詩館詩鈔》、《頤道堂集》等。
《觀刈麥》原文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曲院風(fēng)荷》原文六月荷花香滿湖,紅衣綠扇映清波。木蘭舟上如花女,采得蓮房愛子多。《曲院風(fēng)荷》譯文六月荷花開滿了小湖,花香傳遍四周,粉色的荷花和綠色的荷葉與清澈的湖水相映成輝。
《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原文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關(guān)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賴茲庭戶里,別有小江潭。
《曲院風(fēng)荷》原文澗戶云飛浸碧峰,鷺朋鶯友宿林叢。朱欄牽夢入幽境,波潤青盤花馥濃。《曲院風(fēng)荷》鑒賞曲院風(fēng)荷原名曲院,位于金沙澗(西湖最大天然水源)流入西湖處,南宋這里辟有宮廷酒坊,湖面種養(yǎng)荷花。
《夏日游暉上人房》原文山水開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樓賞,地似竹林禪。對戶池光亂,交軒巖翠連。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夏日游暉上人房》作者簡介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xué)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
《初夏游張園》原文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初夏游張園》譯文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里嬉戲,梅子已經(jīng)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里,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游了東園又游西園。
《大熱》原文天地一大窯,陽炭烹六月。萬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熱。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結(jié)。田水沸如湯,背汗?jié)袢鐫姟^r(nóng)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大熱》譯文天太熱了。整個世界就像一個大瓷窯,太陽像炭火一般,在酷暑的六月燃燒。
《夏日登鶴巖偶成》原文天風(fēng)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夏日登鶴巖偶成》作者簡介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