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詩句——《壬午清明》
《壬午清明》原文
節序愁中都忘卻,見人插柳是清明。
登陴戍出吹彈樂,上冢船歸語笑聲。
解事濁醪相料理,當權團扇正施行。
悲歡寒暑君休問,花鳥年年管送迎。
《壬午清明》作者簡介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學家,被稱為“東南文章大家”。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慶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屬浙江班溪鎮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進士,元大德八年,被薦為信州教授。再調婺州,因病辭歸。論詩主張宗唐得古,詩風清深雅潔,類多傷時憫亂、悲憂感憤之辭。著有《剡源集》。
關于清明節的詩句——《壬午清明》
《壬午清明》原文
節序愁中都忘卻,見人插柳是清明。
登陴戍出吹彈樂,上冢船歸語笑聲。
解事濁醪相料理,當權團扇正施行。
悲歡寒暑君休問,花鳥年年管送迎。
《壬午清明》作者簡介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學家,被稱為“東南文章大家”。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慶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屬浙江班溪鎮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進士,元大德八年,被薦為信州教授。再調婺州,因病辭歸。論詩主張宗唐得古,詩風清深雅潔,類多傷時憫亂、悲憂感憤之辭。著有《剡源集》。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原文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作者簡介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
《清明日園林寄友人》原文今日清明節,園林勝事偏。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杜草開三徑,文章憶二賢。幾時能命駕,對酒落花前。《清明日園林寄友人》注釋①勝:優美的②杜草:即杜若《清明日園林寄友人》譯文今天是清明節,和幾個好友在...
《清明》原文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注釋(1)興味:興趣、趣味。(2)蕭然:清凈冷落。
《清明有感》原文井泉槐火幾清明,白發紅顏管送迎。榮落智愚千古恨,一時分付子規聲。《清明有感》作者簡介鄭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別號安晚,慶元道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嘉泰二年進士及第。
《己未上巳清明》原文霖霪故作落花天,佳節重重倍悵然。雖有庭除臨曲水,更無尊俎試新煙。酴醿雅欲延春賞,杜宇還能破晝眠。賴得二昆同一客,蕨芽蒲筍短檠邊。《己未上巳清明》作者簡介陳傅良(11371203)南宋著名學者。
《四月清明西湖》原文千頃平湖一遭,空城游樂自奢豪。畫船爭勝飛江鶻,翠巘都浮載海鰲。芳草堤邊裙帶短,柔桑陌上髻鬟高。樓前盡日聞歌笑,不啻秋風卷怒濤。
《清明夜》白居易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戴叔倫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