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登池上樓》
《登池上樓》原文
潛虬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云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疴對空林。
衾枕昧節(jié)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嵚。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征在今。
《登池上樓》作者簡介
謝靈運 (385-433)南朝詩人。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原為陳郡謝氏士族,東晉車騎將軍謝玄孫。小名“客”,人稱謝客。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入宋,曾任永嘉郡守,侍中,臨川內(nèi)史等職。后受劾謫徙廣州。被告發(fā)謀反,處死。主要創(chuàng)作活動在劉宋時期,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詩,是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著有《謝康樂集》(系明人輯本)。
《登池上樓》簡介
看起來,這一聯(lián)詩(特別是前一句)確實很平常,毫無錘煉之功,所寫景色亦并無特別之處.但應該注意到,它很好地表現(xiàn)了初春之特征及詩人當時的心情。池塘周圍(尤其是向陽處)的草,因為得池水滋潤,又有坡地擋住寒風,故復蘇得早,生長得快,其青青之色也特別的鮮嫩,有欣欣向榮的生氣。但它委實太平常,一般人都注意不到。謝靈運久病初起,這平時不太引人注意的景色突然觸動了他,使之感受到春天萬物勃發(fā)的生機,于是很自然地得到這一清新之句。“園柳變鳴禽”,寫柳枝上已有剛剛遷徙來的鳥兒在鳴叫,這同樣是細微而不易察覺的變化。兩句詩表現(xiàn)了詩人敏銳的感覺,以及憂郁的心情在春的節(jié)律中發(fā)生的振蕩。再有,宋初詩壇,以謝靈運其人為代表,有一種追求佳句的風氣,而通常的佳句,都以反復雕琢、精于刻畫取勝。在這樣的風氣中,此種自然生動而富有韻味的詩句,更顯得特出。總之,放在特定的文學環(huán)境和具體的詩篇之中來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的確不失為佳句,單獨抽出來加以評論,就沒有多少意義了。從全詩來看,寫到這里,情緒漸漸轉(zhuǎn)向開朗欣喜的暖色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