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原文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滁州西澗》譯文
我憐愛生長在澗邊的幽草,
澗上有黃鸝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著夜雨急急地涌來,
渡口無人船只隨波浪橫漂。
《滁州西澗》作者簡介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姑孰十詠(姑孰溪)》原文愛此溪水閑,乘流興無極。漾楫怕鷗驚,垂竿待魚食。波翻曉霞影,岸疊春山色。何處浣紗人? 紅顏未相識。《姑孰十詠(姑孰溪)》譯文我愛姑孰溪,溪水嫻靜,輕舟隨流,游興無邊。
《姑孰十詠(丹陽湖)》原文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豆檬胧(丹陽湖)》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姑孰十詠(牛渚磯)》原文絕壁臨巨川,連峰勢相向。亂石流洑間,回波自成浪。但驚群木秀,莫測精靈狀。更聽猿夜啼,憂心醉江上!豆檬胧(牛渚磯)》譯文長江寬曠的江面上,聳立一片入云的絕壁,峰巒連綿,氣勢雄偉。
《七里瀨》原文羈心積秋晨,晨積展游眺。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姑孰十詠(天門山)》原文迥出江上山,雙峰自相對。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參差遠天際,縹緲晴霞外。落日舟去遙,回首沉青靄!豆檬胧(天門山)》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姑孰十詠(謝公宅)》原文青山日將暝,寂寞謝公宅。竹里無人聲,池中虛月白。荒庭衰草遍,廢井蒼苔積。惟有清風閑,時時起泉石。《姑孰十詠(謝公宅)》譯文夕陽西下,青山暮色一片,謝公舊宅,人去樓空,寂寞難耐。
《水檻遣心》原文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水檻遣心》譯文草堂遠離城郭,軒楹寬敞,極目遠眺,沒有村莊阻隔,視野開闊。
《夏日懷友》原文流水階除靜,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曉,雨過夜如秋。遠憶荷花浦,誰吟杜若洲?良宵恐無夢,有夢即俱游。《夏日懷友》鑒賞這里是偏僻清貧的農村,但一塵不染的自然美、天人合一的性靈美,比詩書子經更會純凈人的心 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