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朗誦技巧
(1)正確的呼吸方式-朗誦時最好能使用「胸腹聯合式呼吸」,吸入的氣息最深、呼出的氣息也最強、最長,可以給予朗誦時充足的氣息動力。
(2)注意氣息的補充方式,也就是要注意「換氣」、「偷氣」的運用方式。所謂「換氣」,通常指一句唱完之后、下句開始唱之前,利用自然停頓的時間進行吸氣。由于兩句之間停頓的時間較長,「換氣」時吸入的氣息較深、較多。所謂「偷氣」,通常指歌唱進行之中只要感到肺中氣息不足,便趕緊利用字音的收聲或音高、感情等的變化轉折,在剎那間不知不覺地吸進少量氣息。「偷氣」時吸入的少量氣息較淺,僅到上胸部。
(3)真摯的情感
(三)適當的語音呈現
1、 停連:
指的是朗讀語流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簡單的說,「停連」就是朗誦時,詩句的「停頓」與「連接」的狀態。要注意的是,「停頓」并不是「休息」。當朗誦者面臨到新的詩篇時,首要便是要將詩句的內容讀清楚,掌握詩意的內涵,從字、句、段中,將其中的關系清楚地分析。「停連」的使用便是第一步驟。目的是要讓詩句的意義表達地更加清晰、正確。
譬如,一句「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的停連方式,可有以下四種:
1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2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3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4最貴的^一張值八百美元。
我們可以看出;1是沒有停頓的,語意并不清晰;2停頓太多,支離破碎,仍然沒有清晰的語意;3和4語意不相同,但各自的語意都清晰,卻是共同的。3是說一張畫最貴,賣到八百美元;4是說最貴的有好幾張,每一張都可賣八百美元。這就是因為停連的位置不同,而產生了歧義。
停連的方法,可分為「大停頓」、「小停頓」、「緊連」、「緩連」四種來相互運用。就停頓的角度來說,「大停頓」是指字與字、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因詩意的需要而做收音停留時間較長的呈現。但就連接的角度而言,其實就是「緩連」。反之,「小停頓」就是「緊連」,讓字與字、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作收音停留時間較短的呈現。當然,一般語音的呈現,停連并不能單獨起作用的,還必須和「重音」、「語氣」、「節奏」相結合,才能完整的展現語音的豐富性。
2、 重音:
在朗讀時需要強調或突出的詞或詞組,甚至某個音節,叫做重音。同樣的一句話,如果重音不同,表達出來的意思也就不同。如下:
我知道他會唱歌。(我知道,不用你說)我知道他會唱歌。(我是說他會,不是指別人)
我知道他會唱歌。(他會,而不是不會)我知道他會唱歌。(他會唱歌,別的不一定會)
表現重音的方式可有「強中加強」、「低中見高」、「快中顯慢」、「實中轉虛」、「連中有停」等五種方法呈現。朗誦者要能夠善用重音的高低層次及對比的效果,就可達到利用重音來體現詩意的目的了。
3、 語氣:
就朗讀的語句來說,既有內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又有外在的高低、強弱、快慢、虛實的聲音形式。綜合這兩方面,我們稱之為「語氣」。同樣一句話,因語氣的表現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意義。例如:
不行!(堅決。說不行就不行)―――拒絕的語氣。
不行?(好啦!答應嘛!可不可以呀!)―――猶豫的語氣。
不行?(怎么可能!我以為你會答應。)―――懷疑的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