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憶王孫》
【年代】:宋
【作者】:李甲——《憶王孫》
【內容】: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者】:
李甲(?-?) 字景元,華亭(今江蘇松江)人。善畫翎毛。元符中武康令。《全宋詞》收其詞九首。
【賞析】:
黃蓼園云:“高樓望遠,‘空’字已悽惻,況聞杜宇?末句尤比興深遠,言有盡而意無窮。”(蓼園詞選)
李甲——《憶王孫》
【年代】:宋
【作者】:李甲——《憶王孫》
【內容】:
萋萋芳草憶王孫,
柳外樓高空斷魂,
杜宇聲聲不忍聞。
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者】:
李甲(?-?) 字景元,華亭(今江蘇松江)人。善畫翎毛。元符中武康令。《全宋詞》收其詞九首。
【賞析】:
黃蓼園云:“高樓望遠,‘空’字已悽惻,況聞杜宇?末句尤比興深遠,言有盡而意無窮。”(蓼園詞選)
【年代】:宋【作者】:蔡伸——《柳梢青》【內容】:數聲鶗鴂,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飄雪。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風月。
【年代】:宋【作者】:周紫芝——《鷓鴣天》【內容】:一點殘釭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調寶瑟,撥金猊,那時同唱鷓鴣詞。如今風雨西樓夜,不聽清歌也淚垂。
【年代】:宋【作者】:周紫芝——《踏莎行》【內容】:情似游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雁過斜陽,草迷煙渚,如今已是愁無數。
【年代】:宋【作者】:李甲——《帝臺春》【內容】: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亂紅,也知人、春愁無力。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到今來,海角逢春,天涯為客。愁旋釋,還似織;淚暗拭,又偷滴。
【年代】:宋【作者】:萬俟詠——《三臺》【內容】: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年代】:宋【作者】:徐伸——《轉調二郎神/二郎神》【內容】: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謾試著春衫,還思纖手,熏徹金猊燼冷。動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來多病。想舊日沈腰,而今潘鬢,不堪臨鏡。重省。別時淚滴,羅衣猶凝。
【年代】:宋【作者】:田為——《江神子慢/江城子慢》【內容】:玉臺掛秋月,鉛素淺,梅花傅香雪。冰姿潔,金蓮襯、小小凌波羅襪。雨初歇,樓外孤鴻聲漸遠,遠山外、行人音信絕。此恨對語猶難,那堪更寄書說。
【年代】:宋【作者】:曹組——《驀山溪》【內容】:洗妝真態,不作鉛華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黃昏小院,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月邊疏影,夢到消魂處。結子欲黃時,又須著、廉纖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