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飛來峰》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登飛來峰》
【內容】: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注釋】:
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賞析】:
塔頂紅日,照見萬里山河,在耀煌壯麗景色前,胸中自有豪邁氣概升起。不畏浮云,只因心中光明磊落,身處極頂高處。寫景時寓論形象而且有哲理,詩人的才華,志趣此時顯露無遺。
王安石——《登飛來峰》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登飛來峰》
【內容】: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注釋】:
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賞析】:
塔頂紅日,照見萬里山河,在耀煌壯麗景色前,胸中自有豪邁氣概升起。不畏浮云,只因心中光明磊落,身處極頂高處。寫景時寓論形象而且有哲理,詩人的才華,志趣此時顯露無遺。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郊行》【內容】:柔桑采盡綠陰稀,蘆箔蠶成密繭肥。聊向村家問風俗:如何勤苦尚兇饑?【注釋】:柔桑:嫩桑。蘆箔:用蘆葦或蘆竹編的養蠶工具。聊:暫且。風俗:這里指年景、收成。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入塞》【內容】:荒云涼雨水悠悠,鞍馬東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數行淚,回身卻望塞南流!【注釋】:悠悠:形容又長又遠的樣子。鼓吹:這里指樂曲。燕人:指燕地百姓。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書湖陽先生壁》【內容】: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賞析:】:這是王安石書贈自己在金陵時的鄰居楊得逢的一首名詩,寫于王安石晚年罷相隱居以后。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元日》【內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注釋】:屠蘇:酒名,古時過春節時喝的用屠蘇草或幾種草藥泡成的酒。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泊船瓜洲》【內容】: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賞析】: 半山的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也不知綠了多少次。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三衢道中》【內容】: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黃鸝四五聲。【賞析】: 字面淺顯,風格也輕快怡人,山路上輕風拂面的感覺。
【年代】:宋【作者】:王觀——《卜算子》【內容】: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注釋】:眼波橫:形容眼神閃動,狀如水波橫流。
【年代】:宋【作者】:王清惠——《滿江紅》【內容】: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忽一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千古恨,憑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