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昚虛——《闕題》
【年代】:唐
【作者】:劉昚虛——《闕題》
【內容】: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作者】:
劉昚虛,字挺卿,世謂江東人。天寶時,官夏縣令。生性淡泊,深于經術,與賀知章、包融、張旭稱“吳中四友”。存詩十五首,多五言。
【賞析】
這首題目原缺的五律,在人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清麗幽美的山水畫卷,落英繽紛,青溪潺潺,花香馥郁,楊柳堆煙,無人卻有無限生機,無題偏給人以無窮美感。
劉昚虛——《闕題》
【年代】:唐
【作者】:劉昚虛——《闕題》
【內容】:
道由白云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作者】:
劉昚虛,字挺卿,世謂江東人。天寶時,官夏縣令。生性淡泊,深于經術,與賀知章、包融、張旭稱“吳中四友”。存詩十五首,多五言。
【賞析】
這首題目原缺的五律,在人們的面前展現了一幅清麗幽美的山水畫卷,落英繽紛,青溪潺潺,花香馥郁,楊柳堆煙,無人卻有無限生機,無題偏給人以無窮美感。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內容】:西晉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江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瀟湘神》【內容】: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琴怨,瀟湘深夜月明時。【注釋】: 斑竹:即湘妃竹。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憶江南》【內容】: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注釋】 多謝:殷勤致意的意思。洛城人:即洛陽人。 袂(mèi):衣袖。 浥(yì):沾濕。 顰(pín):皺眉。
【年代】:唐【作者】:劉禹錫——《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師戲贈》【內容】: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附: 再游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內容】: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共來百粵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方。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內容】: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迷。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省運城縣解州鎮)人。
【年代】:唐【作者】:柳中庸——《征人怨》【內容】: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作者】:柳中庸,名淡,以字行。河東人,宗元之族,御史并之弟也,與弟中行皆有文名。
【年代】:唐【作者】:盧綸——《塞下曲六首》【內容】:鷲翎金仆姑,燕尾繡蝥弧。獨立揚新令,千營共一呼。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