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原理
1、傳統(tǒng)的閱讀是目光在每一個字間跳躍的點式閱讀,大腦對信息的反應,受制于目光移動的速度。閱讀時眼在字的停留時間為1/10秒—3/10秒,移在字間的跳躍僅占5%左右。而且從閱讀到理解要經(jīng)過視覺、語言、聽覺三個中樞處理信息過程才能完成。
2、快速閱讀法是根本改變點式閱讀為整行文字的線式閱讀,這種方法使目光不在單字上停留,而是在整行的文字上停留,眼球接受文字信號的速度10倍以上,達到與大腦的思維速度同步。
傳統(tǒng)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聽覺中樞——理解記憶
快速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理解記憶
科學依據(jù)
1、大腦的巨大潛能尚未開發(fā),有可容納5億本書的信息量的能力。
2、人的大腦由左右腦構(gòu)成,左腦記字音字義,右腦記字形。眼腦直映式的快速閱讀,正是發(fā)揮了視覺機能,減少眼停,縮短注視,避免回視,擴大視距的優(yōu)勢,同時發(fā)揮大腦的思維潛能,在傳統(tǒng)使用左腦的同時,充分開發(fā)右腦的形象思維潛能,達到雙腦并用,迅速處理閱讀信息,從而產(chǎn)生閱讀的高效。
3、從心理學角度,人在調(diào)身、調(diào)息、調(diào)心,做到精神集中,穩(wěn)定,可以擴大視覺感知單位,提高對語言符號反映的速度。
快速閱讀將給人們一個全新的價值概念:
1、一個人要讀完全國每天出版的報紙,要一年的時間。所以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即使是優(yōu)秀學者,以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獲取信息,也如井底之蛙而孤陋寡聞。
2、現(xiàn)代中國,一個合格學生在初中三年中,要看420萬字的教科書和300萬字到420萬字的課外書。在高中三年中,要看780萬字的教科書和600萬字到900萬字的課外讀物。而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初、高中學生的閱讀速度分別要達到每分鐘500字和600字。實際上達到這一速度的學生只占5%。許多好學生的代價就是,因無時間鍛煉體質(zhì)差,因拼命看書視力差。
3、快速閱讀記憶法并非只有超常人所能,任何一個具有小學4年級文化的人只要在快速閱讀中,以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閱讀習慣即可。因為人本來就具備這種能力,只是此前無人開發(fā)。
趨勢
信息爆炸 知識倍增
● 20世紀末以來,在信息以爆炸式增長的社會,各種學科不斷細分,各類學科知識呈幾何數(shù)字式倍增。資料統(tǒng)計表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前5000年的文獻資料,還不如如今一年出版的多:英國出版了一部《世界文學著作目錄》,有754卷,577200頁,兩噸重。而人80%的知識是通過閱讀獲得的,傳統(tǒng)的逐字閱讀方式已無法適應知識量的增長。美國科學家托夫勒在八十年前就預言:21世紀的文盲不是沒有知識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
● 中國科學家錢學森說:”一位化學家如以每周閱讀40小時計算,光其瀏覽世界上一年內(nèi)的有關化學方面的代表性論文和著作,就需要48年。
● 人類面臨三大挑戰(zhàn):無限增長知識量對有限時間的挑戰(zhàn);呈幾何數(shù)增長的信息對接受能力的挑戰(zhàn);大量新知識對人腦理解能力的挑戰(zhàn)。
學業(yè)事業(yè) 任重道遠
● 莘莘學子十年十年寒窗,成功者必須越過無數(shù)的考試關。未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惟有具備能力者才能從容應對。
● 國家教育部語文教學大約最新規(guī)定:課外自讀每年不少于80萬字;課外自讀每年要達到100萬字。
● 2002年北京高考卷子字數(shù)為12696字,其中閱讀8188字,加上書寫量1200多字,時間僅有150分鐘,這是平時教學10個課時才能完成的速度啊!
● 跨進21世紀,商品經(jīng)濟、知識經(jīng)濟、市場經(jīng)濟成為人們解讀社會的關鍵詞語,無論從政經(jīng)商、無論何種行業(yè),想要成功就不得不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來增強自身的能力。而有限的時間則成為讀書的障礙。
●比爾蓋茨坦露成功的秘訣: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閱讀者,所有的領導者都是閱讀者,閱讀是我獲取信息、贏得成功的最大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