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突飛猛進,新產品的科技含量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日常生活用品到工業、農業、化工、電子、通訊、軍工、航天、建筑等各個領域,都在日新月異地高速度成長著。企業新產品的生產不再是單一材料的生產模式。為了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加快了化學工業產品的復合應用,在此稱其為社會產品的節能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生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減緩了對自然資源的開發速度。
復合型材料的應用范圍和主要種類
節約型社會主要體現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使人們不再依賴瀕臨枯竭的自然資源。復合性材料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其應用范圍之廣是不可預測的。它所涉及的領域包括:
(1)輕工業,(2)重工業,(3)軍工,(4)通訊,(5)航海,(6)航天,(7)農業,(8)建筑及裝飾,(9)廣告,(10)交通運輸,(11)汽車,(12)電子、電工,(13)化工,(14)造紙與圖書業,(15)機械行業,(16)日常生活產品……
復合型材料所包括的主要種類有:
(1)金屬與塑料、金屬與針織品、橡膠與金屬,(2)紙制品與塑料、化纖與塑料、棉布與所料、塑料與植絨,(3)金屬與陶瓷、陶瓷與塑料,(4)不同化學成分的塑料與塑料、塑料與橡膠,(5)玻璃與金屬、玻璃與塑料……
復合型材料帶來的環保問題
雖然復合型材料的用途廣泛,但是,它所帶來的環保問題是不可忽視的。首先,復合型材料在生產過程中往往采取的粘接、嵌入、機械性連接等方式。這對環保回收行業帶來了極其復雜的分揀問題。復合材料的生產廠家往往只顧自身的生產,不顧對廢舊產品的回收分揀。對現代環保回收行業來說,難度最大的就是對復合材料的不同材料進行剝離,技術要求太高、太復雜。根據市場調查,對復合材料的分解技術和設備還不完善,人工分離復合材料難度太大,企業利潤較低,所以,對復合材料的回收已成為社會的最大難題。舉例說明:
1.塑料與紙。這種復合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看到,如產品的包裝、印刷品等等。為了防潮和防磨損,廠家一般在紙制品的表層粘接或熱壓一層薄薄的塑料密封層。在廢舊產品的回收過程中,將其分離技術難度非常大,一般的回收行業將這種復合產品垃圾拒之門外,最后的辦法就是采取焚燒或填埋處理。這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2.金屬與塑料。金屬與塑料復合產品也是在應用最為廣泛的產品之一,主要用在建筑業和廣告行業。建筑業的塑鋼門窗夾層嵌入金屬材料為的是加強塑料的支撐力,但是在回收過程中,兩種材料的分離難度比較大,所需的時間很長。如果通過熱加工的方法來回收廢舊鋼材和塑料,企業的回收利潤就會降低。金屬與塑料或橡膠復合制品在汽車、辦公機械、軍工、航天等領域應用最廣。
3.化纖與塑料,棉纖維與塑料。日常生活中,雨具、防雨棚、絕緣和勞保手套等等,都是復合性材料制成的。一般的設計方法是,在一層纖維制品的表面熱壓一層塑料或橡膠,成為防雨、防潮、耐磨的日用品。如果單從中回收塑料,其難度可想而知。垃圾中這類復合產品最多。所以,生產企業應當考慮環保回收問題。
4.對于那些更為復雜的復合材料來說,回收分離更是難上加難。一般的回收企業都是小型綜合的個體企業,設備和技術欠缺,如果回收的利潤小,就會拋棄或者以焚燒、填埋的方法來處理。
關于復合型材料回收的建議
對于復合型材料的回收,國家應當提供一部分資金,用作支持資源回收行業的政策性扶植。每一座城市應當建立幾處不同規模的垃圾回收場地,直接由政府出資建立,采取公有股份制的管理模式,對城市垃圾進行科學的分類回收,禁止垃圾焚燒和掩埋處理。
(1)每座城市,以人口數量30萬為基點設立一處垃圾消納場,占地在200畝左右,實施全現代化封閉模式的分揀生產線管理。
(2)對于不同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形成多行業、多品種的產業鏈運作模式,以帶動其他附加資源回收產業的升級。如造紙業、金屬制造行業、塑料以及其他化學材料工業、建筑材料行業、稀有金屬回收行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