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有多少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清官廉吏,他們為老百姓服務,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人民。他們這種清正廉潔、一心為民的精神值得我們贊揚,更值得我們學習! 最近,我看了這樣一個故事:明朝時代,周新擔任司法按察使。一天,有人給他送來一只烤鵝,他堅決不接受,但送禮人已經出門了。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鵝掛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禮者,他就讓家人領著送禮人去看那只烤鵝。
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事:老師讓某個同學批默寫作業,有位同學發現自己錯了,便給批作業的同學一些小恩小惠,讓他裝作沒看見,批自己全對,以此來逃避師的懲罰。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如果不及時改正這種錯誤的,僥幸的心理,就會鑄成大錯:長大后,一碰到難以解決的困難,就想到用賄賂的辦法解決,要是被查出,輕則懲罰,重則坐牢。所以,我們一定要改正這種不正確的觀念。
我們是祖國的棟梁,祖國未來的希望,好習慣只有從小養成,才能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廉潔是做人之本,做事之根。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我們。我們只有做到堅定自己的信念,樂于奉獻,自覺抵制社會不良現象,才能徹底消除貪污腐敗這種不良現象。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時代的呼喚,廉潔永遠是人民的期盼。歷史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廉潔模范人物:一代清官包公、海瑞,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怎樣發展,廉潔永遠是我們的追求!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堅定自己的信念,反對腐敗,發揚廉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