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自詡會講一口流利標準的普通話,沒想到就在前天,一個老外竟當了一回我的普通話老師。
前天下午,我剛從番陽回來,在大橋附近溜達,看見幾個老外在橋邊跟路人比劃。呵呵一笑。心里想趁此機會練練英語口語,便自告奮勇的走向過去助人為樂。驚奇的聽到這幾個老外講的是普通話,而站在他們身邊的幾位咱們的同胞卻一臉茫然。我用英語問了一句“Can I help you?(需要什么幫助嗎?)”,誰知對方卻是擺擺手,用不大流利的普通話說:“小伙子,咱們說普通話吧,中國話很美!”
我聽了有點兒失望,但更多的是自豪,于是我非常盡心地用普通話為他們介紹我們無知山的人情風俗。然而,當我用“剽(biao)悍”一詞來表達我對西部牛仔的理解時,一個老外一本正經地糾正道:“不對。不對,小伙子,這個詞應該念‘剽(piao)悍’,而不是讀‘長膘’的那個‘膘’的音。”
我聽了大吃一驚——這個藍眼睛、高鼻子的美國佬竟想當我的普通話老師?但我不愿掃了他的興致,便不置可否地朝他笑了笑。回到家,當我翻開詞典時,居然真的是我錯了!
現在想來,真是慚愧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