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三有一首藥名詩謎:“十謁朱門九不開,滿頭風霜卻回來。歸家懶睹妻兒面,撥盡寒爐一夜灰。”每句各打一味中藥名。第一句說門久叩不開,意即經常上閂,諧音作“常山”;第二句說身披霜雪,諧音作“砒霜”;第三句說其人不見妻與子,郎要單身獨處,諧音作“狼毒”;第四句說爐中火盡,即火焰消失,諧音作“焰硝”。
李在躬《支頤集》中有一首題為《山居即事》的七言排律,共十四句。詩意是寫某人隱居于山中的清閑淡泊的生活及所見山中景物,同時每句語意雙關,各隱指一味中藥名。詩云:三徑慵鋤蕪穢編(打生地),數株榴火自鮮妍(打紅花)。露滋時滴巖中乳(打石膏),雨過長流澗底泉(打澤瀉)。閑草文詞成小帙(打藁本),青披經傳見名賢(打使君子)。渴呼童子烹新茗(打小兒茶),倦倚熏籠灼篆煙(打安息香)。朱光多研常訝減(打縮砂),窗因慵補半嫌穿(打破故紙)。欲醫衰病求方少(打沒藥),未就殘詩得句連(打續斷)。為愛沃漻千頃碧(打空青),頻頻搔首向遙天(打連翹)。
曹操寫了一首詩,叫人給華佗送去。華佗展開一看,見曹操詩云:“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珠,初入其境。長生不老,永遠康寧。老娘獲利,警惕家人。五除三十,假滿期臨。胸有大略,軍師難混。醫生接骨,老實忠誠。不能缺技,藥店關門。”華佗看后對來人說:“相爺出題考我也。”于是,展紙揮毫,一氣寫出曹操詩意中的16味中藥名稱:“穿心蓮、杭菊、滿天星、生地、萬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穴、當歸、遠志、苦參、續斷、厚樸、白術、沒藥。”寫好后托來人交曹操。曹操看后大喜,連連稱贊:“華佗真神醫也。”
此外,也可偶見藥名詞謎者。有一無名氏寫了一首《憶江南》詞云:“才相聚,又作玉關游。縱使綠楊千萬縷,也難系住君歸舟。轉眼雪盈頭。”寫的樸實明暢,語淺情深。依依別情,溢于言表。細品詞意,還可從中會意出五味中藥的名稱,即:合歡、遠志、垂絲柳、王不留行、何首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