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大家早上好啊,小編準時來為大家更新手抄報花邊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覺得小編推薦了很多花邊很少推薦邊框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可愛的邊框哦,供大家選擇,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花邊邊框畫在自己的手抄報上面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手抄報花邊吧。
制作手抄報作品對于小學生有許多好處,可為什么手抄報這么好,這么有用,為什么絕大部分的孩子會反感做手抄報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不會制作手抄報。
一般老師只叫他們做手抄報,講一下格式和要求,然后就讓他們去做了,有一些繪畫技能的學生還可以,但那些平時不喜歡畫畫或繪畫水平比較差的同學,他自然就覺得很難了,不會做就亂畫,交上來時,難免也會遭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他們就越來越沒有信心了,老師一布置做手抄報,他們就頭疼。
對策:制作手抄報由部分到整體,教給方法。
對于剛開始學做手抄報的學生來說,先不要馬上讓他們制作大張的手抄報,先從小張的做起,先把一張8開的手抄報紙裁成四份,一周做其中的一小張,在周五的時候,拿出十分鐘的時間,老師在黑板上畫出范圖,邊框可以是方的,也可以是圓的,字的方向可以是橫的、豎的,也可以是斜的,插圖可以是動物的、植物的,也可以是人物的等。內容由學生自己選擇,但要求具有一定的價值,書寫要工整,不寫錯別字。老師把這些制作報紙的方法,分成4個課時,一周滲透一點,并對學生的小報進行面對面的點評,表揚好的同學,鼓勵進步的同學,可以把他做的好的小報裝訂在一起,就變成一本圖文并茂的圖書,讓全班同學閱讀,使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對一些做不好的同學給予一定的幫助,指出他存在的問題,幫他改正。
當學生做完四份小張的手抄報之后,差不多就是一個月的時間,這時,你再讓他做一整張的手抄報。可以拿一份真正的報紙,讓他們看看,知道一張報紙應具備的要素:報頭、期數、主編、日期等,也可以讓學生去書店看一些優秀手抄報的樣本,模仿練習。
一整張做完之后,展示部分做的好的同學,以供大家效仿,每個月點評一次,對手抄報的排版設計進行指導,相信如此訓練下去,一個學期以后,學生基本上能掌握做手抄報的一些技能,做手抄報對他們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了。
原因二:對手抄報失去興趣。
孩子們剛開始做手抄報時還是興致勃勃的,可是當孩子們發現自己千辛萬苦做出來的手抄報,被放置在老師的辦公桌上,無人問津,他們就會覺得:原來手抄報就是知識抄來抄去而已,也沒什么作用,久而久之,她們就會對手抄報這個作業失去興趣了。
對策:對手抄報體驗成功,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做手抄報產生興趣,才會想方設法去閱讀、去思考、去設計,很多老師也想了一些辦法,鼓勵學生去做手抄報,比如:把她們的手抄報貼出來展示,給予物質獎勵等,但學生為什么還是依然如故呢?原因在于沒有讀者。
潘新和教授曾說:“文章寫好還只是半成品,須待讀者閱讀之后,通過作者與讀者視界的融合,才有意義的生成。寫作是由作者和讀者合作完成的,最終是由讀者完成的。”手抄報也是一樣的,辦報紙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讓讀者看的嗎?如果一份報紙沒有讀者的話,那他自然就辦不下去了。學生的手抄報缺少讀者,“生成”不了“意義”,這樣的作業怎么會使人喜歡?要使學生的手抄報成為一種“公眾媒體”,必須給手抄報一個呈現的平臺。沒有平臺,文字只能白紙黑字地留在紙上,不能活躍于讀者的視線里,活躍于讀者的心頭和口頭。因此,我在教室的一角,開辟了一個“手抄報展示臺”,把孩子們辦的手抄報都掛出來,讓所有的孩子利用課余的時間去看,大家評頭論足,制造一個輿論的氛圍,這會讓那些“主編”們有所壓力,這種壓力就會轉化成學生辦手抄報的動力,為了讓自己辦的報紙得到好評,大家都會絞盡腦汁,用盡渾身解數,設計精美的圖案,選擇精彩的內容,無形中提高了手抄報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