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粥的成因
臘八粥起源于我國古代的天子大蠟八。天子大蠟八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二是進行禱祝和祈求。
關于合聚萬物而索饗之。萬者,極言其多也,并不是真的合聚一萬種物品,也不是只限于八種蔬果。蠟八的“八”字是指祀八谷星、八農神,農業的八個方面,并不是說用八種蔬果來祭祀。索者,絞合也,蠟即索的意思。饗者,敬獻也。即將許多種蔬果谷物攪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獻神靈,然后食用,叫做臘八粥。為什么是煮熟成粥,而不是煮成干飯呢?因為蠟祭是要禱祝,蠟八祭祀加上禱祝就是蠟八祝,也就是臘八粥。臘八粥諧音蠟八祝。那么,蠟八祝為什么不寫成蠟八粥而要說是臘八粥呢?即:蠟為什么變成臘呢?因為年終十二月祭獻神靈用的蔬果谷物等全都是干物。一年中收成的蔬果谷物等放置到年終十二月,當然全都變成干物了,而干物稱臘。所以,用干物蔬果煮成的蠟八祭祀之粥,就被稱為臘八粥了。這里的八是祀八神的意思,并不是指八種蔬果。關于干物稱臘。干物在天子家中歸臘人掌管。《周禮·天官·臘人》說:“臘人掌干物。”鄭玄《注》說:“臘,小物全干。”所以是干物稱臘。蠟祭是用蔬果干物煮熟成粥作祭品。所以,蠟祭又被稱作臘祭。即蠟祭也稱臘祭,蠟八也稱臘八。這里的臘是指干物的意思,還沒有和十二月連系在一起。但臘祭是在十二月進行的,其含義已經和十二月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