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黃現璠在其著《古書解讀初探》一書中說道:“必先有禾之種植,而后有年字之發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故《說文》曰:“年,谷孰也。”《尚書正義》引孫炎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
其實,從甲骨文的“年”字就可以知道,“年”最初是一人背負成熟的禾的 形象,其實就是“年成”、“收成”,后來才引申作為“年”這一計時單位。
年的產生與農耕生活密切相關。它最初是指莊稼的一個生長周期。西周的農夫在農歷的十一月間慶祝豐收和新年的到來,這被認定為是新年的習俗起源。但這時的年沒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漢武帝時期,才正式確定農歷的正月初一為一年的開始,春節開始定型。
這幅迎新年手抄報制作精美,排版布局靈活,特別是繪畫精美,主題突出,充滿節日氛圍,非常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