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中形成的一種特定格式詞組,有著固定的結構和特有的文化內涵。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的典故
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咨的人,箭術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驕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領。“哈,哈,哈,我的箭術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愿意跟我比比看啊?”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了,我們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咨那兒學得箭術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咨帶著徒弟在院子里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 陳堯咨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咨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么樣?”那個老翁只是微微點頭,并不叫好。
陳堯咨心里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么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只是一平常的技術罷了,并沒有什么了不起。”“老頭兒,你說的是什么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 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了。”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么值得夸贊的。”“老頭兒,聽你這么說好象很內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么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倒油,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啊!”“你們還是看了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了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后舀了一杓油,眼睛看準了,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里。倒完之后,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咨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罷了,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咨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夸耀自己的箭術。后來他的人品和箭術一樣好.
熟能生巧的成語故事的延伸
【漢語拼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成語出處】《鏡花緣》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談了。俗話說的熟能生巧。”[1]
【詞語解釋】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形容做事非常熟練。[2]
【字詞解釋】巧:巧辦法。熟:熟練 。
【成語性質】褒義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主語、謂語。
【近義詞】 駕輕就熟、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筆走如神
【反義詞】 半路出家、半途而廢、淺嘗輒止
【英文翻譯】Practice makes perfect.
【類別】喻理類。
熟:做某種工作時間長了,精通而有經驗:~練。嫻~。~習。~能生巧。
巧:技能好,靈敏:~妙。~思。~勁。~干(gàn )。精~。輕~。乖~。心靈手~。~發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