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有哲理5個
從前,有個人帶著一把寶劍坐船。船才開出來,突然聽見“撲通”一聲,他的劍落到水里去了。
怎么辦呢?他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個印記,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著。
劃船的人很著急,對他說:“讓我把船停下來,你快跳下去把劍撈起來吧!”
可那個人卻指著船說:“到了對岸再說吧,反正我在船上劃了一條線,劍是從這兒落下去的,到時候從這里下去找就行啦!”
劃船的人說:“你的劍掉進了水里,劍又不會跟著船走,怎么還能在對岸找到呢?”
那個人不聽船夫的話,于是,船夫把船劃到了對岸。
這時,那個人脫掉衣服,從他劃的那條線那里跳了下去,可他撈了很久什么也沒撈到。
劍掉進了河里,現在船走了這么遠,他是不能從船上的線找到劍的。
刻舟求劍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舟”是“船”,“求”是“尋找”。有的人辦事不管時間地點的變化,始終不肯改變原來的主意,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刻舟求劍。
成語故事有哲理 [井底之蛙]
有一只小青蛙,他一直都呆在一個井里,從來都沒有出去過。
有一天,它抬頭看著天,這時候一個小烏龜路過井邊。這只小青蛙就得意地對小烏龜說:“朋友你好啊,你看我生活在這里多快樂呀!出去玩的時候,我可以在井上跳來跳去,進來休息的時候我有這么大一個坑的水,我生活得太開心啦!您為什么不進來看看呢?”
烏龜想進去看看,可是井太小,它左腳還沒進去,右腳就被卡住了,只好慢慢地出來了。它對小青蛙說:“我住的那個海啊,好大好大,你都看不到它的對面在哪里。我們住的那個海啊,不管怎么下雨,怎么出太陽,它還是那么大。我們住在大海里游來游去,特別快樂!”
小青蛙聽了小烏龜的話,說:“還有這么大的大海呀?原來我住的地方很小很小。”小烏龜對小青蛙說:“沒關系,我帶你去看我們那個很大很大的大海!”
成語故事有哲理 [亡羊補牢]
戰國時期,楚國有個大臣名叫莊辛。他見朝中有幾個大臣整天圍在楚襄王身邊,與楚襄王一起縱情淫樂,就對楚襄王說:“您那些心愛的臣子,奢侈浪費,如果不果斷地處置他們,必然要遭殃!”襄王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謠。”莊辛說:“如果大王您繼續寵信這些奸臣,那么楚國很快就要滅亡了!”
由于楚襄王不聽勸告,莊辛便離開楚國到趙國去了。后來楚國果然遭到了秦國的進攻。由于楚國內部空虛,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國土。楚王被迫逃到城陽(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時他才想起莊辛的話,連忙派人去把莊辛請來。莊辛回到楚國之后,襄王內疚地對他說:“現在事情已經弄成這個樣子,你看怎么辦才好呢?”莊辛回答說:“羊跑了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原文是:‘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我聽說從前商湯王、周武王只有方圓百里的國土,但是卻建成了強大的國家;夏桀王、商紂王雖占有整個天下,卻最終亡了國。大王您要牢牢記住這個教訓:重用奸臣,一定會導致災難的!”
楚襄王聽了莊辛的這番話后,覺得很對,于是馬上封他為陽陵君,不久就收復了大片的土地。
成語“亡羊補牢”由“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縮略而來,比喻出了差錯或者遭遇失敗之后,要吸取教訓,及時補救,還不算遲。
成語故事有哲理 [揠苗助長]
從前,在一個村子里住著一個人,他有很大一塊地,他在地里全種上水稻。他把小苗苗種了下去,今天看看,小苗苗沒長高,明天看看,小苗苗還是沒長高。這個人著急起來,他想:“小苗苗總是長不高,我應該把小苗拔高一點兒吧。”
于是,第二天,他一大早就起床了,到地里開始拔小苗苗,小苗很多,他拔了一天,累得腰也直不起來了。他回到家里,對家里人說:“累死我了,累死我了。今天我總算幫小苗苗長高一點兒了。”他的兒子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就跑到田里去看,結果所有的小苗苗都死了。
“揠苗助長”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有人為了急于要把一件事情辦好,可是采用了違背事理的方法,結果把事情弄糟了,可以說他是“揠苗助長”。
成語故事有哲理 [愚公移山]
在《列子.湯問》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陽以北有兩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勢雄偉,方圓七百余里。在山的北面,住著一個叫愚公的老漢,頭發胡須都已經白了。他家的大門,正好面對著這兩座大山,出門辦事每次都要繞好遠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煩惱,他下決心要帶領著全家老小,把這兩座大山挖掉。于是他們就一起干開了,挖下的泥土石塊,他們就運到渤海邊上去扔掉,他們干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黃河邊上住著一個老漢,因為他很精明,大家稱呼他智叟。智叟勸愚公說:“你這個人可真傻,這么大歲數了,還能活幾天?怎么可能搬動這么大的兩座山呢?”愚公卻說:“我看你呀,比我還傻呢。不錯,我是老了,活不了幾年了,可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可這兩座山卻不會增高了,我們總有一天會把它挖平的!”
后來,愚公挖山的事讓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頑強精神所感動,派了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背走了。從此以后,冀州和漢水的南面,就再也沒有高山阻擋了。
現在常用“愚公移山”來比喻做事有頑強的毅力,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移,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