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絕妙對聯典故
蠶吐絲以自縛 龍呵氣而成云 黃遵憲( 一八四八--一九o五年) 宇公度,廣東嘉應州(今廣東梅州)人。清末維新派。他以擅長外交而名聞當世,曾任駐日本參贊、美國舊金山、新加坡領事二八九六年和梁啟超、汪康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時務報》,提倡“...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陳湯”民國初年,北京一家中藥店的一副對聯,看到的人,都拍案叫絕。聯文是: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陳湯”。“六君子”、“二陳湯”,都是中藥的兩個湯頭名。
1、楊慎,號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傳他五、六歲時在桂湖附近一個池塘里游泳,縣令路過,他居然不起來回避。縣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掛在一個古樹上,并告訴楊慎:“本縣令出副對子,如果你能對得出,饒你不敬之罪!
前思后想看左傳書往右翻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東拋相傳湖北有個叫“賊二爺”的窮書生,縣官想找碴,故意請“賊二爺”和眾鄉(xiāng)紳到黃鶴樓吃西瓜,縣官出了上聯,無人以對,“賊二爺”即應下聯,順手把西瓜皮朝縣官身上甩去。
諷刺與幽默常常象是一對孿生兄弟,諷刺中含幽默,幽默中又帶諷刺。對聯中運用了諷刺和幽默的手法,可以淋漓地喜笑怒罵,可以善意地批評規(guī)勸,使人讀了之后,有的令你解頤,有的令你捧腹;或如骨鯁在喉,或如芒刺在背。
有一年春天的一個下午,西南天空陡長黑云,接著又刮大風,不久來了一場傾盆大雨,在街上走路的人都被雨水淋得濕透。當時,遭了雨的解學士頭戴瓜皮帽,身穿藍長衫,腳登三道云黑鞋,艱難地往東行走。
解學士家境不好,既沒錢又沒勢,哪能為宦做官,只好閑在家中樂守清貧,過著不饑不飽的平淡生活。后來,有位朋友登門拜訪敘舊情。那位朋友說:“你有這么一肚子好文才,蹲在家中沒出息,倒不如出去走走,找個事做做,一則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
解學士才華橫溢,城鄉(xiāng)婦孺皆知,就連京都紫禁城里金鑾殿上的皇帝老爺都聞其名。有一天,皇帝早朝時問臣下,你們哪位愛卿能與興化的解學士比試比試﹖當時有人在暗中私語,但無人敢答。過了一會兒,皇帝又問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