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大辭典》
【結尾聲明】以上楹聯類知識由于系本人尋章摘句,誤差之處難免,故只作為參考之用。
兩字丁兒八歸八塞入塞九日三臺大有大椿大酺個儂子夜無悶無怨 天香不見木笡五拍六丑比梅白萱白雪月慢犯花古記東仙樂正 樂令樂世長春西子西河西湖西施多麗導引尋梅竹枝合歡防露 紅情出塞花犯芳草步月別怨杜宇陽春河傳佳色尾犯招潮鳴梭 側犯...
序自駢偶之體興,而著述家多捃摭故實,儷白妃黃,以為能事,若《編珠》、《歲華》、《麗記》之類,洵為征引宏博,窮計《四庫》矣!邵陵車萬育先生,嘗取對偶,自一二字以至十余字,葉以上下平三十韻,所用故實,多取習見,且細為評注,分...
報刊上有時發表些“今四聲”對聯,習慣于古四聲者后來未學“今聲”,由于發表時沒有分類標明,誤認為“不合聯律”,錯怪人家。而另一方面,只懂“今聲”又愛對聯,想撰對聯,就是不知如何下筆好,特別是給 “對課”進入學校帶來一定困難。
所謂不拘平仄的楹聯,又稱另類聯,是指不過分強調平仄、對仗、用韻的楹聯。這種聯語作品,長期以來被斥為“非正宗”的楹聯作品。其實,從對偶修辭手法孕育了楹聯的客觀實際看,不拘平仄的楹聯與平仄協調的楹聯的句式、句法、結構是同時具...
古入聲字,有的方言今仍讀入聲。如廣州、上海、蘇州、南京、太原、張家口等;有的方言這類古入聲字,今不讀入聲,分別歸到其他聲調里去了。古入聲字,鄭州今大部分歸陰平,少部分歸陽平,重慶今歸陽平,普通話分別歸入今陰平、陽平、上聲...
對聯的基本句式是從駢文和律詩移植過來的,因此一開始就有優美的聲律結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經過取舍、融合和優化,對聯已經有了不同于詩詞曲賦駢文的句式和結構,形成了獨立的文體。
一、什么是對聯的自對? 所謂自對,是指上聯內某處自行對仗,與此同時,下聯對應處亦自行對仗,這種對仗方法,叫做對聯的自對。凡工整的自對,上下聯間對應處可以不需對仗;或雖對仗,可以不用工對,這樣全聯便視為已對仗,并且是工對了。
雙聲疊韻是漢語的一種聲韻現象。在對聯中恰當地使用雙聲疊韻會增強聯語的音樂美。王力先生認為;“古人還利用這樣的連綿字來加強詩歌的音樂性。”他又說:“雙聲疊韻也是一種回環的美,這種形式美在對仗中才能顯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