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一生的發(fā)明共兩千多項,關于他的故事你知道多少?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愛迪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愛迪生的故事篇一
愛迪生小時候,老愛問這問那,“這是什么呀?”“那是為什么呀?”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愛迪生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看見家里的母雞,老待在窩里不出來,就哦噓哦噓地叫著去趕它,可是母雞歪著腦袋,眨了眨眼睛,一動也不動。
這是怎么回事呀 ?愛迪生把母雞抱起來一看,喲,窩里一攤蛋,數(shù)一數(shù),有十幾個呢。奇怪,母雞今天下了那么蛋嗎?他連蹦帶跳,跑去問媽媽。
“媽媽,媽媽,母雞今天下了十幾個蛋,這是怎么回事呀?”
“母雞不是在下蛋,是怕蛋著涼。”媽媽把愛迪生摟在懷里說,“媽媽抱著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嗎?”
愛迪生更覺得奇怪了,瞪著眼睛問:“媽媽,蛋也跟咱們人一樣,會著涼嗎?”
媽媽笑起來了,告訴愛迪生,母雞是在孵蛋哩。母雞用自己的身子蓋在蛋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會長出小雞來,長出小嘴,長出小腳,長出羽毛,后來,小雞長大了,篤篤篤,啄破了蛋殼,嘰嘰嘰,就從蛋殼里鉆出來了。
愛迪生聽了媽媽的話,就跑開了,愛迪生上哪兒去了?過了一個鐘頭,又過了一個鐘頭,媽媽沒看見愛迪生,心里多著急啊!東找西找,啊,原來愛迪生跑到鄰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個窩,里面放了許多蛋,他學著母雞的樣子,正蹲在雞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雞蹲在雞蛋上面,會孵出小雞來,我蹲蛋上面,也準能孵出小雞來。
媽媽看見愛迪生這股傻勁,真覺得好笑,把愛迪生拉了起來,說:“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雞來的。”
愛迪生嘟著嘴巴說:“媽媽,母雞能孵出小雞來,我為什么孵不出來呢?”
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愛迪生蹲在雞蛋上面,能孵出小雞來嗎?
愛迪生的故事篇二
美國發(fā)明大王愛迪生,年輕時曾當過電工。他的朋友亨利做了一架自動接收機,卻不大好使。一天晚上,亨利請愛迪生去他的實驗室看看。
實驗室是由一間馬棚改建的,亨利一邊開門,一邊說:“我先進去點燈,你在這里等一會。因為地上放滿了工具,不當心就會絆倒的。”
亨利一個人走進黑洞洞的小屋里,剛要去點燃吊花板上的煤油燈時,突然一聲槍響,亨利應聲倒地。愛迪生立刻沖進屋去,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
這時,亨利的妻子以及同他們住在一起的亨利的堂弟聞聲跑了過來。看見離尸體四五米處的柱子下,有支手槍落在地上,他們就去叫來警察,把愛迪生
作為殺人犯給上了手銬。
愛迪生指著小屋中央豎立的一根圓柱說:“警察先生,我沒殺人。槍彈是從柱子那個方向發(fā)射的。你瞧,柱子上面還敲了個大鉤釘,還有被火藥燒焦的痕跡。手槍一定是掛在那個釘子上的。”
警察便把手槍掛在那個鉤釘上,發(fā)現(xiàn)這支槍的槍口正好可以對著去點煤油燈的亨利的脊背;釘在柱子正中的釘子,也正巧是在手槍的扳機前面。
“可是,是誰扣動扳機的呢?”警察疑惑地問愛迪生,“小屋里只有你一個人,總不能說手槍是自動發(fā)射的吧!”
愛迪生把圓柱仔細地看了看,發(fā)覺離手槍僅一厘米左右的柱子上,埋著一塊鐵片,而且還接上了電線,電線順著圓柱延伸到天花板和地下,被一塊薄板覆蓋著,不易覺察,愛迪生叫警察把那塊鐵片卸下來。
警察從工具箱里找出橇棒,向鐵片走去。這時,亨利的堂弟站在柱子前阻擋道:“要是把那塊鐵片拿下來,柱子會斷的。”
愛迪生用身體將他撞了一下,那堂弟摔倒在地。“警察先生,他就是殺人犯!”愛迪生說著,就用那雙不自由的手,從警察那里接過撬棒,取出埋
在柱下的鐵片。只見鐵片上繞著線圈,線圈上的軟線沿著柱子伸向頂樓和煤油燈下的地板。“瞧,他竟想出這樣的壞主意來讓手槍發(fā)射。”
愛迪生告訴警察,埋在柱子下的鐵片是塊電磁石,線圈的架線伸向煤油燈下的地板,進而連接藏在頂樓的蓄電池上,亨利為了點煤油燈而站在燈下時,由于藏在地板下面的開關啟動,接通了蓄電池的電流,鐵片就變成了強有力的磁石。由于磁石的作用,掛在釘子上的手槍的槍口被拉引了過來,扳動掛在前面釘子上的扳機,子彈就從手槍中發(fā)射出來。同時,發(fā)射的反作用力使手槍脫離釘子而掉在地上。原來,亨利的堂弟按照亨利在點燃吊在天花板上那盞油燈的時候慣常所站的位置,事先把手槍瞄準好,子彈出膛,亨利也就被射中了。
警察弄清了是非,把亨利的堂弟帶上了法庭。
愛迪生的故事篇三
美國大工業(yè)城市底特律,距離休倫鎮(zhèn)70多公里。愛迪生12歲時,由美國中部延伸過來的鐵路穿過休倫鎮(zhèn),通到了底特律。
一天,愛迪生聽說從休倫到底特律的列車需要一個男孩在火車上當報童,兼賣水果和食品。愛迪生覺得,這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晚上,愛迪生對南希說:“媽媽,我想到火車上賣報。”
“你說什么?”媽媽十分詫異。
“我想獨立生活,自己賺錢后,買實驗材料,搞發(fā)明。”
“這不行,”媽媽搖著頭,“等你再長大點兒,我會答應的。”
“媽媽,我已經不小了,都12歲了,您很早就說過,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非常可貴,我想就從現(xiàn)在開始鍛煉自己。”
媽媽沉默了許久,才抬起頭,說道:“你真的想好了嗎?”
愛迪生說:“想好了。媽媽,我如果是一麻袋小麥,這袋小麥已經有80磅重啦!”
媽媽點頭說:“既然如此,就試一試吧。祝你成功。”
第二天早晨,愛迪生如愿以償,順利地拿到了鐵路公司的工作許可證。從此,愛迪生每天早晨7點鐘上火車,10點鐘火車到達底特律后,就到報社去購買報紙,在火車返回休倫的途中,將報紙賣完。如果沒賣完,就到休倫鎮(zhèn)再接著賣。這樣,加上他去底特律時賣水果、食品賺的錢,除了買書和實驗材料外,還可補貼家里的部分開支。
雖然是個報童,愛迪生卻一點兒也沒有忘記當發(fā)明家的理想。每當看見新鮮的東西,他總要反復觀察、琢磨,直到搞清楚為止。
一天,愛迪生在底特律的一家雜貨店里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臺印刷機。他馬上被印刷機吸引住了。由于每天都要到報社,他對報紙的采編、印刷等工序都有了大致的了解。一個大膽的念頭出現(xiàn)在他腦子里。
愛迪生向店主說:“大叔,請您把這臺印刷機賣給我吧!”
“你買印刷機干什么?”
是呀,買來干啥呢?真要自己辦報嗎?《底特律時報》的記者、編輯、工人共有一百多人,而一個人辦報紙,就算一周出一期,能行嗎?
那天夜里,愛迪生想了很久。
最終,他買下了那臺印刷機。
愛迪生為自己要辦的報紙確定了方向:采編鐵路沿線工作的人以及他們的家庭所發(fā)生的事情。他把各地所發(fā)生的事情收集起來,每周一期,還給報紙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先鋒周報》。《先鋒周報》的報頭下面,正規(guī)地印著:主編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報紙篇幅雖小,內容卻很豐富,很受讀者歡迎。愛迪生每份報紙賣8美分,每期大約賣出四百多份。
一天,一位來自英國倫敦的工程師在火車上買了一份《先鋒周報》后,便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當他看到報童從車廂前部折返路過時,便問道:“《先鋒周報》的主編愛迪生是怎樣一個人?”報童答道:“我就是。”工程師簡直不敢相信:“就是你?如果真是你,總編還要出來賣報?”愛迪生笑道:“實際上,從采編到排版,從校對到印刷,都是我一個人。”工程師驚訝不已:“如果真是這樣……實在不可思議!一個人承擔一種報紙的全部工作,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獨一無二的,你可真是名副其實的先鋒啊!”說完,工程師向愛迪生訂了1000份《先鋒周報》。
不久,世界第一流的《倫敦泰晤士報》登出了介紹和贊美《先鋒周報》的文章。愛迪生的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在了大西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