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生平年表
1173年 (乾道九年)稼軒三十四歲。在滁州任。冬,上疏乞將滁州依舊作極邊推賞。以端硯贈友人周信道(孚)。稼軒之因病離滁州守任,回京口居第。
1174年 (淳熙元年)稼軒三十五歲。春,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正月,以啟賀新任建康留守葉衡。葉衡薦稼軒慷慨有大略,召見,遷倉部郎官。
1175年 (淳熙二年)稼軒三十六歲。在倉部郎官任。登對,上疏論行用會子事。致書周信道(孚),權其痛忍臧否。夏四月,茶商賴文政起事于湖北,其后轉入湖南江西,數敗官軍。六月十二日,稼軒出為江西提刑,節制諸軍,進擊茶商軍。秋七月初,離臨安,至江西贛州就提刑任,專意“督捕”茶商軍。九月,葉衡罷相。閏九月,誘賴文政殺之。茶商軍平,加秘閣修撰。
1176年 (淳熙三年)稼軒三十七歲。在江西提點刑獄任。贛州守施元之,到官僅及百日,念及親老,遂陳乞祠祿去官。或以為乃稼軒劾罷者,疑亦并非虛構。奏薦贛州通判羅愿治行于朝。調京西轉運判官。
1177年 (淳熙四年)稼軒三十八歲。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奏陳武陵縣令彭漢老政績。范至能(成大)罷蜀帥,歸途過江陵,稼軒招游渚宮。嚴治盜之法,“得賊輒殺,不復窮究”,遂致奸盜屏跡。冬,江陵統制官率逢原縱部曲毆百姓,稼軒以為“曲在軍人”,因此徙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使。友人周信道(孚)卒于真州教授任,年四十三。
1178年(淳熙五年)稼軒三十九歲。在江西安撫使任。春二月,奏劾知興國軍黃茂材。奏請申嚴延邊州縣耕牛戰馬出疆之禁。召為大理少卿。友人王公明(炎)卒于豫章,年六十七。閏六月,同僚吳交如卒,厚賻之。秋,出為湖北轉運副使。
1179年 (淳熙六年)稼軒四十歲。在湖北轉運副使任。春三月,改湖南轉運副使。湖南溪峒蠻陳峒于去年正月反,湖南帥王佐親帥將士入峒征討,迄本年春擒獲陳峒,事定,稼軒為賦《滿江紅》詞致賀。奏進“論盜賊札子”。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奉孝宗手詔,諭懲治盜賊旨意。
1180年 (淳熙七年)稼軒四十一歲。春,奏請以官米募工,浚治陂塘,因而賑給。出樁米賑糶永、邵、郴三州。整頓湖南鄉社。夏,奏請于郴州宜章縣、桂陽軍臨武縣并置學。奏劾知桂陽軍趙善玨,罷之。創置湖南飛虎軍。變稅酒法為榷酒法。秋覆閱解試卷,得趙方。經始構建上饒居第。作《新居上梁文》。至晚已于本年自稱稼軒居士。刊行亡友周信道(孚)《蠹齋集》。檄衡山尉戴翊世行縣事。加右文殿修撰,差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
1181年 (淳熙八年)稼軒四十二歲。江右大饑,舉辦荒政。稼軒遣客舟載牛皮運赴淮東總領所,以供軍用,路經南康軍境,為軍守朱晦庵(熹)遣人搜檢拘沒,遂致函朱氏,請其給還。許及之上稼軒詩二十韻,深蒙賞識,當為本年春間事。詩人胡時可通謁,亦當在本年暮春。秋七月,以修舉荒政,轉奉議郎。友人曾幼度(豐)、黃叔萬(人杰)、陸德隆均曾來豫章相會。友人東萊呂伯恭(祖謙)卒,年四十五。江陵知縣趙景明(奇暐)任滿,歸途過豫章相會。
檄新建縣令汪義和視部內旱災。議浚治豫章東湖,亦以汪義和勸阻,未果。陸子靜(九淵)致函稼軒論為政,又有函致徐子宜(誼),中對某長吏頗多訾議而隱其名氏,實亦指稼軒言也。冬十一月,改除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旋以臺臣王藺論列,落職罷新任。是年帶湖新居落成。
1182年 (淳熙九年)稼軒四十三歲。在上饒家居。秋九月,友人朱晦庵(熹)過信上相會。是年范廓之(開)始來受學。
1183年 (淳熙十年)稼軒四十四歲。在上饒家居。春,友人陳同甫(亮年)有書來,約秋后來訪,未果。夏五月,葉夢錫(衡)卒,年六十二。秋八月傅安道(自得)卒,年六十八。冬十一月,李壽翁(椿)卒,年七十三。
1184年 (淳熙十一年)稼軒四十五歲。在上饒家居。是年春二月友人洪景廬(適)卒,年六十八。李仁甫(燾)卒,年七十。三月,友人陳同甫(亮)備累系獄,凡七八十日方得釋。秋七月,友人羅端良(愿)卒,年四十九。冬,寓居信上之李正之(打正)入蜀任利州路提刑,鄭元英亦過信入蜀,稼軒均賦詞為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