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皇帝列表
商莊王(祖丁)子新 前1335年—前1327年在位9年
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商王祖辛之子,前任國王沃甲之侄,定都于庇。在位共九年(一說32年),死后由侄子(一說堂弟,即商王沃甲之子)南庚即位。謚號“商莊王”。
商頃王(南庚)子更 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
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繼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時,商朝國運再度衰落,將國都由庇遷至奄(今山東省曲阜縣)。死后由祖丁之子陽甲繼位。謚號“商頃王”。
商悼王(陽甲)子和 前1320年—前1314年在位7年
陽甲在甲骨文中稱象甲,姓子名和,祖丁子,是中國商朝第十九位國王,前任國王祖丁之子,后任國王盤庚之兄,陽甲在位時,商朝內亂不止,奴隸主貴族之間相互殘殺。陽甲已無法控制局面。定都于奄,陽甲在位時曾西征丹山戎。陽甲時期商朝再度衰落。自中丁時期起,王位繼承開始混亂,引致諸侯不來朝。
在位7年,病死,葬于狄泉,謚號“商悼王”。
商世祖(盤庚)子旬 前1313年—前1286年在位28年
盤庚,甲骨文做般庚,名旬,生卒年不詳。祖丁子,陽甲弟。陽甲死后繼位。在盤庚以前,商王朝政局混亂,統治階級豪華奢侈,王朝的統治出現了危機。盤庚繼位以后,決定把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搬遷到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遭到貴族的反對。但是盤庚決意遷都,并作書告諭,違者重懲,于前1298年遷都于殷,遷到殷后,他又以強硬手段制止了貴族們搬回舊都的企圖。在那里整頓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現了復興的局面。他提倡節儉,改良風氣,減輕剝削,終于安定了局面。人民的辛勤勞動,使殷發展成為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此后270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這里,商朝也被稱為殷朝殷商。病死,葬于殷(今河南省安陽縣小屯莊)。
商章王(小辛)子頌 前1285年—前1272年在位14年
小辛,小辛,商朝國王,姓子名頌,商王盤庚之弟,商王祖丁之子。盤庚死后繼位。病死,葬于殷。小辛繼位后,放棄了盤庚的治國之策,商朝國運又一次衰落。死后小乙繼位。
商惠王(小乙)子斂 前1271年—前1251年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斂,是中國商朝第22任國王。前任國王小辛之弟,首都設在殷。死后由兒子武丁繼位。
商高宗(武丁)子昭 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59年
武丁,姓子,名昭,是中國商朝第23位國王,廟號為高宗。他是小乙之子,盤庚之侄。年幼時﹐武丁曾在外行役,與“小人”一起勞作,因而較了解“稼穡之艱難”。他即王位后,提拔傅說執政。傅說原為刑徒,被武丁發現,加以重用。武丁還任用甘盤為大臣,以此二人“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力求鞏固統治,增強國力﹐使商王朝得以大治。武丁在位期間,不斷向南面的虎方﹑東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以及羌方﹑周族等進行大規模征伐。武丁向四方連年用兵,征服了周圍的許多小方國。這些征伐戰爭,為王朝形成“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钡膹V大疆域,奠定了基礎,商朝再度強盛,史稱“武丁中興”。后世稱作高宗。由于武丁將商王朝推向極盛,被稱作“中興之王”。后人又稱之為武丁大帝。武丁死后,由其子祖庚繼承王位。
商后平王(祖庚)子躍 前1191年—前1180年在位約11年
祖庚,祖庚又稱且庚(一作曜),姓子名躍,武丁次子,祖庚有長兄祖己,因受后母誣陷,被父親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死。三弟祖甲為后母所生,為表示不愿與兄長爭奪王位,便暗暗地離宮出走,武丁病死,祖庚得以繼位。祖庚繼承了“武丁中興”的事業,積極開拓,遵行禮制,是一個積極、孝悌的君主。在他統治的數年間,商代的經濟文化和國力都十分強盛。病死,葬于殷。祖庚死后,三弟祖甲繼位。
在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統治的100余年間,是商代中興的極盛之期。這一時期,商朝的統治力和國威遠播四方,而且以青銅為代表的中原文明也非常輝煌。祖庚在這期間起到了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祖甲之后的商代,國力逐步衰微,并最后走向了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