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莊地道戰故事
冉莊地道戰,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省中部清苑縣冉莊民兵挖筑地道對日偽軍進行的作戰。這是我們中華兒女智慧的結晶。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冉莊地道戰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冉莊地道戰故事
冉莊地道戰位于保定清苑區南邊的冉莊,一部電影“地道戰”,讓冉莊成為家喻戶曉的紅色旅游景點。為慶祝長征勝利80周年,第六屆紅色文化節即將走進冉莊。
隨著日本對華北的大規模侵略,在一馬平川的冀中大平原上,抗日軍民創造了抵抗日寇的“奇跡”。保定冉莊地道戰就是這樣一個抗戰經典。當地群眾挖掘了長達32華里的地道網。通過以少勝多的地道防御戰,將敵人的后方變成了抗日前線……
無畏冉莊 錚錚傲骨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軍將侵略的鐵蹄踏入河北,也拉開了華北抗日烽火的帷幕。日軍企圖將6萬平方公里的冀中平原分成為2670塊,對我分割剿除。正如電影《地道戰》中所形容:在敵人的大掃蕩后,美麗富饒的冀中平原竟成了抬頭見崗樓,邁步登公路,無村不戴孝,到處是狼煙的恐怖世界。
作為保定地方政治辦公集中區,經濟較為富裕的冉莊素有“唐村宋鎮”之稱,進而成為日軍的眼中釘,妄想將其占領。因為當地居民在抗日戰爭時期打得響亮的地道戰,使它成為今天的抗日圣地。
走進冉莊,千年古槐仍然屹立在十字街口訴說著冉莊人民勇敢無畏的精神,掛在上面的錚錚鐵鐘也讓地道戰的記憶深刻清晰。
斗智勇“筑地下長城”
冉莊地道戰遺址,是一部愛國主義教科書,翻開每一頁都記載著當地群眾挖地道頑強抵抗,與敵軍斗智斗勇的故事。
過去每條大街下都有一個主干道,鬼子來了村民就藏,可是光藏不打就干挨打,后來村里的人在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啟發下,決定挖一個能打也能躲的地道。
當時沒有那么多先進器械,村民們就想出了在街上分段挖,可是在地下誰也看不著誰,常常就挖過了。之后村民想了個辦法,讓一部分人在上面敲地面,一部分人在下面順著聲音挖……
當地村民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完成了以十字街為中心,順沿東、西、南、北大街挖成4條干線地道,再由干線延伸出20多條支線,直通村外和周邊幾個村,最后挖成戶戶相連、村村相通、四通八達、上下呼應,長達32華里的地道網。
地道戰讓鬼子不得安生
今天的冉莊看起來平和寧靜,但當年這片寧靜土地上的人民群眾,創造出過神出鬼沒、舉世震驚的地道戰,打得日本侵略者如無頭蒼蠅般膽戰心驚,狼狽不堪。
冉莊在最初只是家家都有藏身洞,后來將藏身洞演變為地道再變為攻防相結合的作戰屏障。當時家家都有地道,有的建在雞窩、鍋臺、井口、面柜、織布機底下等處,偽裝得與原建筑一模一樣,敵人很難發現。冉莊村450戶,幾乎戶戶都有地道口,其中用于作戰的30個,通往村外的3個。在地道戰中采取隱蔽戰術,聲東擊西,迷惑敵人,引誘敵人。采取過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讓敵人無處可藏,無處可打。為了讓敵人不敢進入洞里,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設地雷、插上尖刀。為防止敵人用水、火、毒破壞地道,還在洞里設了翻板,翻板也就起到防毒和防水的作用。通常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粗忽細、還能直接通到別的村。這樣,地道藏了好打,打了好藏,讓敵人在這一帶一天也不能安生!
戰爭史上永恒的奇跡
八年抗戰期間,冉莊群眾開展地道戰72次,配合部隊作戰85次,打死打傷日偽軍2100多人,以以少勝多的地道防御戰,將敵人的后方變成了前線,譽滿中華、聞名中外,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
聶榮臻元帥評價地道戰:“晉中平原地道斗爭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冉莊人民對地道戰的懷念,歷經了時代的風雨,顯得愈發醇厚;冉莊人民對敵人的頑強抵抗精神,穿越了歷史的云煙,日久彌新。地道戰形成的革命精神,在如今轉化為巨大的精神財富,具有長久的影響力。
冉莊地道戰感想
說起地道戰,人們常把它與中國人民的團結和智慧聯系起來。小時候,我曾接觸過許多包括《地道戰》在內講述抗日時期故事的電影,使我驚詫于中國人民的偉大。我也曾來到河北省清苑縣的冉莊地道戰遺址,親身領略地道戰的奇妙。今天再次來到地道戰,我感受頗多。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路途,我們從城市到了農村,來到了這片紅色的土地。紀念館周圍非常清凈,四周沒有特別的建筑,唯有紀念館顯得莊嚴和威武。進入展覽室,旅途的疲憊全無,我們立刻被抗日時期的圖片和實物所吸引,迫切地想結合著講解,了解幾十年前發生的一切。簡潔的展覽和簡短的介紹囊括了在這片土地上英勇抗爭的事跡。我們先后參觀了冉莊地道戰陳列館、冉莊村公所、冉莊抗日軍事指揮所和星羅棋布的掩體工事,并在講解員的引領下,下到地道感受當年抗日軍民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
據陳列館講解員介紹,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優勢,配合武工隊、八路軍對敵作戰157次,殲敵2100人,曾榮獲“地道戰模范村”稱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為此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共產黨給予了高度評價。使我深刻認識到,正是依靠人民的支持,我們黨的事業才獲得了不斷勝利前進的基礎。現在的冉莊,地道和與革命相關的建筑都被很好地保護著,這里的人們希望后人們能夠銘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作為一名黨員,對于這點我們當然更是責無旁貸。在今天這樣的和平年代里我們不用像前輩們那樣在前線上英勇殺敵,但作為他們的接班人我們有責任記住他們為中國所付出的一切,包括鮮血和生命,作為他們的接班人我們有義務為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地道中我們排成一條線,跟在講解員的后邊聽著講解員對地道內的各種物品做詳細的講解,我們認真聽著每一句話,理解著里邊的內容。在地道中我們為了帶起大家的氣氛,唱起了《地道戰》之歌,大家都很開心,在1500米左右的路中我們感受到了地道的氣息,感受到了革命的氣息。離開地道,我們來到了一個院子里,我們在院子里合影留念,大家在各個地方照相,為這次活動增添了色彩,也使這次活動變得活躍起來。
最后我們來到地道戰紀念館前邊合影留念,為這次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從冉莊回來我深深地感覺到冉莊人民的偉大,河北人民的偉大,中華人民的偉大!冉莊,不僅顯示了中華人民的堅強勇敢,更加顯示了中華人民的智慧!地道戰,它是智慧的結晶,勝利的法寶,為中華大地的獨立自主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使中華民族歷盡滄桑而不衰敗經磨礪而更強的精神體現。我們要沿著光輝的足跡,繼續實行改革開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巨大的貢獻。熱愛祖國,熱愛和諧,為使中華大地永無戰火而奉獻青春,奉獻我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