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代神話故事
中外都有各自的文化差異,但是相同也是很多的,比如都有各自的神話故事,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中外古代神話故事
中外古代神話故事: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中國古老的神話。它體現了原始先民追求光明的精神。
身材高大的夸父,立下宏愿,決心去追趕太陽,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涓付渖蠏靸蓷l黃蛇,手里也握著兩條黃蛇,隨身還攜帶著一根手杖。一天,太陽升起了,他邁開大步追去,一直追到禺谷。傳說禺谷是太陽休息的地方。在太陽落到這里洗浴后,
就在巨大無比的若木上休息。到第二天再升起來。這時只見一團巨大紅亮的火球就在眼前,夸父已進入太陽的光輪,完全處在光明的包圍中。
當他正在慶幸自己的勝利時,他感到極度口渴。于是他伏下身子,大口大口地喝黃河、渭水里的水,幾下就把兩條河里的水喝干了,可還是口喝難忍。他又向北方奔去,想去喝大澤的水,大澤是一片縱橫千里的水域。可是夸父還沒有達到目的地,就死了,像一座大山一樣倒了下來。手杖丟落的地方,出現了一片枝葉繁茂、鮮果累累的桃林。
中外古代神話故事:岳飛傳
《說岳全傳》中寫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但那畢竟是小說,不足以證明。但這段設岳飛出身為大鵬金翅鳥轉世的精彩文字,卻意蘊深藏。不僅沿繼家傳系統中“大鳥”之說,又折射出宋代社會現像,更包含著佛家的典故。
中國許多古人的筆記類記述中保留了很多轉世的事跡,從中可見,轉世現象在古代民間很多見,人們也普遍認同輪回之說。這些記載,包括天人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轉世,也有很多是靈異神物的轉世。宋人的筆記中就有大量異物轉世的記載!墩f岳全傳》的作者思維反應了中國古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知特點。
《說岳全傳》篇首一段故事文字不多,約千余字,地位極其重要。以轉世故事,奠定全文敘述框架。從某篇來看,作者的造詣相當精深。所謂家國宿怨,盡隱其中,蘊含著豐富、深遠的寓意,充滿了奇幻色彩。
人物轉世淵源關系簡述如下:如來說法,女土蝠撒臭屁,護法大鵬金翅明王啄死女土蝠,女土蝠轉世為秦檜之妻,大鵬鳥轉世為岳飛;徽宗皇帝郊天表章誤寫“玉皇大帝”為“王皇犬帝”,玉帝發怒,命赤須龍下界, 轉世為女真國兀術;大鵬鳥啄瞎“鐵背虬王”左眼,啄死團魚精,“鐵背虬王”轉世為秦檜,團魚精轉世為萬俟禼(讀:mò qí xiè)。
大鵬金翅鳥的溯源
大鵬之說中國古已有之。道家莊子曾云:“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冀若垂天之云。……鵬之徙于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游》)其后的《列子》、《晏子春秋》中也有對大神鳥非凡氣勢和恢宏體態的贊嘆與記敘。莊子、列子等得道之人,具備常人難以想象的超常能力,他們筆下的大鵬,并非什么想象和預言,而是其所在境界中見到的實有。
金翅鳥之說源自佛經。金翅鳥在佛典中被譽為鳥族第一,威力巨大,形狀“有如意寶珠以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身高四十里,衣廣八十里,長四十里,重二兩半。”(《法苑珠林》引《長阿含》及《增一經》卷十)
佛經中的金翅鳥是佛的護法神之一,大鵬鳥是金翅鳥在世間的化身。因此大鵬和金翅鳥其實同屬一物。佛道兩家雖對它所述名稱不同,而外貌、體態、氣勢、威力描述卻類似,皆具有超乎尋常的威力!墩f岳全傳》中作者合稱之為“大鵬金翅鳥”。 岳飛天賦的的英雄氣質、傳奇勇力,恰如大鵬金翅鳥的神圣高潔、英雄威猛;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也使岳飛一生的性格命運帶上了天命意味。
金翅鳥食龍、自焚的意蘊
“金翅取龍”的典故在佛經中很常見。《阿含經》等多部佛經詳盡敘述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諸種金翅鳥取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諸龍情狀。概而言之則如《法苑珠林》從經書中所引:“金翅鳥王名曰正音,於眾羽族,快樂自在,於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其實,中國翻譯的佛經中的這個“龍”,在印度佛經原文中是指一種毒蛇,不同于中國人熟知的龍,中國人有時為了區別龍,而稱蛇為小龍。金翅鳥以食蛇為生,是蛇的天敵。大鵬金翅鳥在高空飛翔,象征光明與生命;蛇在地底生活,象征黑暗與死亡!墩f岳全傳》篇首構思取其寓意,岳飛、兀術分別為大鵬鳥、赤須龍轉世,在秉性上,已先天被賦予了善、惡意義。善定勝惡,大鵬鳥為赤須龍克星,因此書中岳飛之勝,兀術之敗,以及二者之對立立場早已暗蘊佛典之喻。
《法苑珠林》中記載,金翅鳥因食毒蛇、發火自焚,其心化為明珠、為如意珠。如鳳凰涅盤之莊嚴重生。這恰如岳飛一生追求理想如飛蛾撲火、奮不顧身之自我犧牲、舍生取義,以及死而復生、精魂不滅。金翅鳥自焚形象以豐富而鮮明的寓意,暗喻岳飛內在秉性,既光明遠大,又高潔雄壯;既神武有力,又舍生取義。
天人輪回的智慧審美
《說岳全傳》開篇轉世故事,以家傳系統中“有大鳥飛鳴其上,因以為名”之說為故事內核,內容將上古大鵬鳥傳說及佛教典故自然融會為一,既不失史實依據,又奇幻空靈,在金戈鐵馬的殺伐征戰故事中闡述佛家舍生取義、普度眾生的慈悲境界,可稱妙筆深意。
無論是大鵬金翅鳥的妙筆,還是張飛等等轉世傳說,如此種種,前世來源和后身轉世,皆證中國古來善惡有報、果報輪回說之深入人心。
輪回現象無論在中國歷史記載中,還是在當今東西方,都一樣不鮮見。西方一些心理學家已經通過催眠等方法證實輪回的真實存在。如果是這樣,輪回的規律和標準是什么?誰安排的?就岳飛而言,岳飛從哪里來?使命是什么?雖然不是每一世上天都給人一些生命的蹤跡,但是可以想象,岳飛今天會不會又轉生到了世間,他是誰?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人生的根本問題。每個人都可以問一問自己:“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既然元神是可以轉生的,天堂地獄,善惡果報因因相循,那么我們在世間要怎樣活?向哪里找尋跳脫輪回的天梯?現在是不是就有這樣的梯子?釋迦牟尼佛當年為了找尋脫離輪回苦海的根本而舍棄王子的一切榮耀,但是他的法門不能令人即生成佛,也就是一世修不成,而且他也講過:到了今天這樣的末法時期,用他的法也度不了人。他言說,未來就是今天,將有轉輪圣王到世間傳宇宙洪大的法,能使人不出家就能即生修成。如果釋迦牟尼說的是真的,那么生在今天是多么幸運,而如果眼睛蒙塵而不能認出圣王垂下的天梯又是何等遺憾?
《說岳全傳》以轉世謀篇,家國恩怨皆有因可循,有犯天法而掉下來的生命,有被安排的富有使命的生命。天上動一念,地上起相應。人生際遇、國家興衰等等都是根據前世的因緣而導演好的一出戲?磻虻娜硕笸、悲憤、嘆息、淚流,都只是為戲中的情節癡迷而已。
作者的妙筆開篇,在當時看來或許并不驚人;而今,當我再次細細品讀,卻是含義無窮感慨不盡。岳飛像大鵬金翅鳥一樣為護法食毒蛇而在光明的烈火中涅磐重生,在人間留下精忠的千古絕響。世人每每為其悲痛難解,而大鵬金翅鳥卻完成了一世使命瀟灑而去,歸向天宇家園。《說岳全傳》作者謀篇的這種意蘊所展現的天人合一的境界,給人帶來的智慧的審美感受,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