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好問名言大全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2、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
2、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fā)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3、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6、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
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10、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11、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韓愈
12、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注釋:《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較系統(tǒng)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中學語文課本中節(jié)選了文中的四段,著重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tài)度。勸,是勸勉、鼓勵的意義。唐代顏真卿也做過一首《勸學》詩。XX年,日本朝日電視臺播出了一部名為《勸學》的電視劇。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注釋: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shè)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guān)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漢人叫做“歌詩”,魏晉時始稱“樂府”或“漢樂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詩,亦稱“樂府詩”。
14、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fā)現(xiàn)昨日學到的是錯的。——b.v
1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1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18、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注釋:《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后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xù),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cè)重和取舍,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注解,后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說經(jīng)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jīng)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jīng)”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經(jīng)“之中,成為士人必讀之書。
20、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21、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22、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23、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
2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5、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卡萊爾
相關(guān)內(nèi)容
名人勤學好問的名言
勤學好問的名言 終身為愚人
勤學好問名言大全
名人勤學好問的名人名言
關(guān)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
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
勤學好問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