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雄名言名句
1、言不能達其心,書不能達其言,難矣哉。
2、天地之為萬物郭,五經(jīng)之為眾說郛。
3、雕蟲小技,壯夫不為。
4、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5、務(wù)學(xué)不如務(wù)求師。
6、人而不學(xué),雖無憂,如禽何!
7、好盡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8、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萬物作類。
9、龍以不制為龍,圣人以不手為圣人。
10、學(xué)者,所以修性也。
11、君子于仁也柔,于義也剛。
12、圣人矢口而成言,肆筆而成書。言可聞而不可殫,書可觀而不可盡。
13、使人信之,所不可為也。是以君子強學(xué)而力行。
14、圣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順,致天下之大利,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也。
15、事得其序之謂訓(xùn),勝己之私之謂克。
16、中正則雅,多哇則鄭。
17、時來則來,時往則往,能來能往者,朱鳥之謂與?
18、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19、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20、無驗而言之謂妄。
21、學(xué)以治之,思以精之。
22、合則渾,離則散,一人而兼統(tǒng)四體者,其身全乎!
23、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24、故夫道非天然,應(yīng)時而造者,損益可知也。
25、言輕則招憂,行輕則招辜,貌輕則招辱,好輕則招淫。
26、師之貴也,知大知也。小知之師亦賤矣。
27、君子之道有四易:簡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見也,法而易言也。
28、自后者人先之,自下者人高之。
29、用之則宜從之,從之則棄其所習(xí),逆其所順,強其所劣,捐其所能,沖沖如也。非天下之至,孰能用之。
30、以往圣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diào)瑟。
31、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32、有教立道,無止仲尼;有學(xué)術(shù)業(yè),無止顏淵。
33、言不慚,行不恥者,孔子憚焉。
34、人必其自覺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
35、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
36、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去義以為的。奠而發(fā)發(fā),發(fā)必中矣。
37、在則人,亡則書,其統(tǒng)一也。
38、鴻荒之世,圣人惡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堯,匪伏匪堯,禮義哨哨,圣人不取也。
39、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40、圣人之治天下也,礙諸以禮樂,無則禽,異則貊。
41、未之思矣。夫有刀者礲諸,有玉者錯諸,不礲不錯,焉攸用?礲而錯諸,質(zhì)在其中矣。
42、雷震乎天,風(fēng)薄乎山,云徂乎方,雨流乎淵,其事矣乎!
43、萬物紛錯則懸諸天,眾言淆亂則折諸圣。
44、圣人重其道而輕其祿,眾人重其祿而輕其道。
45、眾人愈利而后鈍,圣人愈鈍而后利。
46、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義,絕滅禮學(xué),吾無取焉耳。
47、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48、因往以推來,雖千一不可知也。
49、好書而不要諸仲尼,書肆也。好說而不要諸仲尼,說鈴也。
50、人亦有好盡其心矣,未必圣人之道也。
51、攀龍鱗,附鳳翼。
52、天非獨勞仲尼,亦自勞也。天病乎哉。
53、屈人者克,自屈者負,天曷故焉。
54、涂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
55、炎之以火,沃之以湯,燠亦燠矣!
56、圣人之于天下,恥一物之不知。
57、如視不禮,聽不樂,雖有民,焉得而涂諸。
58、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立義以為的,奠而后發(fā),發(fā)必中矣。
59、上士之耳訓(xùn)乎德,下士之耳順乎己。
60、學(xué)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譽以崇之,不倦以終之,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61、君子以禮動,以義止,合則進,否則退,確乎不憂其不合也。
62、師者,人之模范也。
63、賢人則異眾人矣,圣人則異賢人矣。
64、耕道而得道,獵德而得德,是獲、饗已。
65、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觀。
66、將致孝乎鬼神,不敢以其犁也,如圭羊刺豕,罷賓犒師,惡在其犁不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