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對(duì)聯(lián)
人間靈應(yīng)無雙地;
天下威嚴(yán)第一山。 紅門。 泰山:位于山東省泰安市,“五岳”之東岳,有“五岳獨(dú)尊”之譽(yù)。 紅門:乃東路步行登山起點(diǎn),帝王登山在此換裝更鑾。宮門上額“紅門曉日”
萬壑泉聲沉寶磬;
千峰云影護(hù)禪關(guān)。 紅門
我本楚狂人,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
地猶鄒氏宅,萬方多難此登臨。 彭玉麟題望仙樓,在紅門北,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祀王母列仙,后又祀碧霞元君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萬級(jí),俯臨千嶂奇觀。 南天門,為泰山十八盤盡頭,從此東上為日觀峰,西上為月觀峰
松曰好青,竹曰好綠;
天吾一瓦,地吾一磚。 元至題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依山而筑,相傳為六朝古剎
高筑兩椽先得月;
不安四壁怕遮山。
收拾嵐光歸四照;
招邀明月得三分。 元至題普照寺篩月亭
引泉種竹開三徑;
援釋歸儒近五賢。 元至題普照寺篩月亭
曲徑云深宜種竹;
空亭月朗正當(dāng)樓。 元至題普照寺篩月亭
高不自鳴,看碧岫煙云若隱;
老當(dāng)益壯,問青松歲月幾何。 普照寺六朝松
救民安有息肩日;
革命方為絕頂人。 馮玉祥題馮玉祥隱居處,在普照寺鐘鼓樓西
龍躍九霄,云騰致雨;
潭深千尺,水不揚(yáng)波。 黑龍?zhí)段飨ぃ挥诤邶執(zhí)堕L壽橋附近,在此可觀黑龍?zhí)镀俨计嬗^
攬?jiān)戮尤涣枭辖纾?br>搴云更要蒞齊州。 梁章鉅題岱廟。岱廟,位于泰山南麓,祀泰山神,是歷代帝王封禪泰山,舉行大典之地。初建于漢,經(jīng)歷代修葺,黃瓦朱甍,殿宇雄偉,內(nèi)有秦漢刻石、漢柏、唐槐、宋代壁畫等古跡。 搴:拔、取
道冠兩儀,功司地藏;
德尊三界,爵與天齊。 岱廟。 兩儀:天地或陰陽。《易·系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帝出乎震;
人生于寅。
云行雨施,不崇朝而遍天下;
理大物博,祖陽氣之發(fā)東方。 繆昌期題岱廟。 云行雨施:比喻廣施恩澤。施,散布。《周易·乾》:“時(shí)乘大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五岳鎮(zhèn)東方,秉鑒陰陽昭報(bào)應(yīng);
百神尊震位,掌司禍福布施張。 岱廟。 報(bào)應(yīng):宗教謂今世禍福窮富皆前世所為,稱為報(bào)應(yīng)
為眾岳之統(tǒng)宗,萬國俱瞻,巍巍乎德何可尚;
操群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于京。 趙祥星題岱廟坊,位于岱廟正陽門外
五夜夢燈山送月;
四時(shí)清籟水吟風(fēng)。 徐元圭題王母池,在岱宗坊東北,古稱群玉庵,唐稱瑤池,現(xiàn)存多為明清建筑
名賢為勝地增光,來游莫作凡民想;
古祠與泰山并壽,到此方知學(xué)者尊。 趙新儒題五賢祠,位于泰山下,祀孫復(fù)、石介等五位當(dāng)?shù)毓糯t者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jiān),可以語上也;
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 徐宗干集句題孔子崖。 仰之句:出自《論語·子罕》。 可以句:出自《論語·雍也》。 出乎句:出自《孟子·公孫丑》。 宜若句:出自《孟子·盡心》
岱宗最佳處;
對(duì)松真絕奇。 乾隆題對(duì)松亭,在南天門下對(duì)松山
甘露灑遍天,現(xiàn)潔凈身,說平等法;
慈航超彼岸,以自在力,顯大神通。 長庚題千佛殿,在泰山左側(cè)山腰靈隱寺內(nèi)
日出時(shí),月上初,雨中雪中,得無限好詩好畫;
書數(shù)卷,棋半局,爐香琴香,到此間成佛成仙。
風(fēng)定天門懸日月;
雨收石虎掛虹霓。 中天門,位于泰山東西兩路匯合處,也是泰山索道起點(diǎn)
山高則配天,陽魯陰齊資化育;
坤厚故載物,西河?xùn)|海仰生成。 碧霞祠,祠泰山神碧霞元君之處。 陽魯陰齊:《史記·貨殖列傳》載,泰山之陽(南)曰魯,陰曰齊
群崖亂立山無序;
一水長鐫石有聲。 斗母宮,在紅門宮北邊的石磴側(cè),古稱龍泉觀,為女道士修煉處,明代重修時(shí)改今名
我有一片婆心,抱個(gè)孩兒給汝;
你行百般好事,積些陰德與他。 斗母宮
造極頂千重,尚多福地;
登此山一半,已是壺天。 白廷璐題壺天閣,壺天閣位于斗母宮北邊的石磴側(cè)。明稱升仙閣,清改今名,因山勢像壺而得名。 壺天:道家所稱仙境
壺天日月開靈境;
盤路風(fēng)云入翠峰。 崔映辰題壺天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