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西翼同順齋楹聯(lián)欣賞
同順齋,位于永和宮后殿。瑾妃于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入宮后就一直居住在永和宮后殿的同順齋里,這里至今還保留了當(dāng)年瑾妃生活的原狀。
玉堂迎燕喜;
金谷振麟祥。
——康熙題同順齋
北京故宮西翼同順齋楹聯(lián)欣賞
同順齋,位于永和宮后殿。瑾妃于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入宮后就一直居住在永和宮后殿的同順齋里,這里至今還保留了當(dāng)年瑾妃生活的原狀。
玉堂迎燕喜;
金谷振麟祥。
——康熙題同順齋
千嬰門,在鐘粹宮北。星轉(zhuǎn)璇杓,光映卿云五色;春回玉琯,祥開彩勝千枝。——乾隆題千嬰門...
景陽宮,為內(nèi)廷東六宮之一,位于鐘粹宮之東、永和宮之北。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景陽宮。清沿明舊,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明代為嬪妃所居。清代改作收貯圖書之地。
承乾宮,內(nèi)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曰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八月更名承乾宮。清沿明舊。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略有修葺。宮為兩進(jìn)院,正門南向,名承乾門。
永和宮,內(nèi)廷東六宮之一,位于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今名。清沿明舊,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亦有修繕,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
景仁宮,內(nèi)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于順治十二年(1655)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光緒十六年(1890)先后修繕。
儲秀宮,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shí)為妃嬪所居。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原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1535)改曰儲秀宮。清代曾多次修葺,光緒十年(1884)為慶祝慈禧五十壽辰,耗費(fèi)白銀63萬兩進(jìn)行大規(guī)模整修,現(xiàn)存建筑為光緒十年重修后的...
體和殿位于西六宮的翊坤宮之后,原為翊坤宮的后殿,清光緒年間將此殿改為前后開門的穿堂殿,名曰“體和殿”。殿為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5間,前后開門。東2間相連,慈禧太后居住儲秀宮時(shí)曾在此進(jìn)膳。中間為過道,可出入。
翊坤宮,內(nèi)廷西六宮之一,明清時(shí)為妃嬪居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始稱萬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改為翊坤宮。清代曾多次修繕,原為二進(jìn)院,清晚期將翊坤宮后殿改成穿堂殿曰體和殿,東西耳房各改一間為通道,使翊坤宮與儲秀宮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