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葉縣精品楹聯選集
葉縣古稱昆陽,春秋時期屬楚,春秋末期曾為楚國令尹沈諸梁封地。葉公主政期間,葉地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曾將正在“周游列國”的孔圣人吸引至葉,葉公沈諸梁還曾向孔老夫子問政,孔子道出了流傳千古的名言:“近悅遠來”。然而,歷史總會留下遺憾,葉公與孔子二人終因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未能 “風云際會” 而分道揚鑣。但是卻為后人留下了不少遺跡與傳說,如葉公問政、葉公好龍等。
孔子路經葉縣沙河時,所帶書籍被河水沾濕,曾在河岸石臺上曬書,故留有曬書臺遺跡,今天葉縣縣城尚有明代時未紀念孔子而修建的文廟與魁星樓。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漢氏宗親劉秀起兵與王莽軍大戰于昆陽(傳為今葉縣南舊縣),大敗莽軍,史稱“昆陽之戰”。于此扭轉了戰局,逐漸消滅了王莽,建立了東漢政權。明代洪武年間在葉縣修建了衙署,因葉縣扼“南通云貴,北達幽燕”的交通要道而成為五品縣衙。明代也留下了文廟、魁星樓、憤樂亭等古跡建筑,為今天的葉縣平添了不少人文色彩。葉縣文廟憤樂亭,亭名取意于孔子周游列國至葉邑(古時葉縣)期間,在葉公沈諸梁處,他對自己的評語:“憤而思發,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憤樂亭亭柱上尚有清代邑人萬鈺題寫的一副石刻篆書楹聯:采芹采藻,多士幸游來,當思此地何地;
忘食忘憂,諸生竊向往,須學圣人為人。
上聯“采芹采藻”中芹藻喻貢士或才學之士。語本《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思樂泮水薄采其藻。”勸誡諸多才學之士到此地游覽,當不要忘記此地為圣人“廢寢忘食”且“樂而忘憂”之所;下聯點明主旨,寫諸書生在自己的向往之所,更須學習先圣“忘食忘憂”的為學為人的品格。該聯語言平實,言淺而旨遠,讀之令人深省。今天修繕中的文廟魁星樓曾征集楹聯作品,我亦應征題寫過魁星樓楹聯:名士風流,先登樓閣三朝圣;
宏文彪炳,更赴科場一奪魁。
文廟憤樂亭聯:
憤而思發,萬里江山供放眼;
樂不忘憂,千秋興廢總縈懷。
圣域門聯:
昔聞今上,登閣一吟哦,輕狂不似杜夫子;
近悅遠來,入門三揖拜,虔恭當如孔圣人。
當代著名詩人、楹聯大家、我師白雉山先生曾給葉縣題寫有一副楹聯:世路總崎嶇,漫愁孔子曾嗟鳳;
人間多變幻,何笑葉公獨好龍?
詩人由孔子的不遇,聯想到世路的崎嶇,尤其以孔子的遭際,推人及己,更著一“總”字,遂令天下讀書人生發諸多感喟!下聯則為兩千余年前的葉公鳴不平,古往今來,世事如浮云,人間多變幻,況個人喜好乎?此聯將兩個歷史典故鑲嵌其中,又以人世哲理巧妙點化,說理深入淺出,發人深省而又令人回味不已,不失為一副難得的佳聯!今天葉縣縣衙已修葺一新,文廟、魁星樓正在修繕之中,河南著名詩聯家胡吉祥先生游覽葉縣縣衙時也有楹聯作品:攜友重游,我輩原為一過客;
登堂欲問,此中曾有幾清官?
此聯語言磊落明快,筆觸直指葉縣數千年來的執政統治者,詰問此衙署中曾有幾位為百姓謀福祉的地方父母官,令人拍手稱快的同時,更發人深思的是,縣衙中又有多少官吏是“美酒噎喉”的貪官污吏呢!?葉縣在修復古跡的同時,新城建設也是飛速發展,今天葉縣新城已再造故城東里。葉縣新城樓宇與古邑文物名勝交映生輝。白雉山先生還有一副題寫魁星樓的嵌名聯:魁星復奚論,喜古邑新城,先哲后賢爭繼起;
星辰當可摘,看今朝俊彥,摩肩接踵競登攀。
楹聯將“魁星”二字至于聯首,懸掛起來,赫然入目,“魁星”已成往事云煙,空余樓閣了,今日在這古邑新城中,不少后昆繼起成為今朝俊彥,魁星已摘,摩肩接踵登臨魁星樓,一覽昆陽風物后,今昔比照不免生發慷慨激昂之情。
詩人胡吉祥先生重游故地,到葉公墓觀覽時,也欣然吟詠一聯:孔子重來,高梧勝地當歌鳳;
葉公宛在,碧水藍天好畫龍!
楹聯作者請孔圣來此在髙梧勝地高唱贊歌,并將今日葉縣的碧水藍天作紙,復倩葉公為葉縣重新畫龍,描繪發展藍圖,此非大手筆,焉能為之?此與白雉山先生之聯異曲而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