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
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撫程昱背而說:“兗州之?dāng)。挥镁裕岷我灾链恕?《三國志·魏書·程昱傳》)?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驍將馬超、韓遂為首的十部聯(lián)軍,聚集10余萬人馬,據(jù)守潼關(guān)抗曹。曹操親率大軍出征,留程昱輔佐曹丕。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河間人田銀、蘇伯煽動幽州、冀州的民眾起事,引起州郡震恐。曹丕派遣將軍賈信率軍前往討伐。賈信殲滅了田銀、蘇伯的大部力量,還有1000余人被包圍,請求投降。按照曹操親自訂立的“圍而后降者不赦”的軍令,將被全部處斬。程昱建議說:“誅降者,謂在擾攘之時,天下云起,故圍而后降者不赦,以示威天下,開其利路,使不至于圍也。今天下略定,且在邦域之中,此必降之賊,殺之無所威懼,非前日誅降之意。臣以為不可誅也;縱誅之,宜先啟聞。”眾人說:“軍事有專,無請。”曹丕對程昱說:“君有所不盡邪?”程昱說:“凡專命者,謂有臨時之急,呼吸之間者耳。今此賊制在賈信之手,無朝夕之變。故老臣不愿將軍行之也”(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程昱傳》)。曹丕同意,報請曹操處理,曹操果然赦免了這批人的死罪。曹操回軍后,對程昱說:“君非徒明于軍計,又善處人父子之間”(裴松之注《三國志·魏書·程昱傳》)。
后程昱對宗人說:“知足不辱,吾可以退矣”(《三國志·魏書·程昱傳》)。于是自表歸兵,從此閉門不出。
程昱性格剛戾,常與人意見相佐。有人告其謀反,但曹操反而待其更為優(yōu)厚。曹丕稱帝后,程昱為衛(wèi)尉進封安鄉(xiāng)侯,增邑三百戶,前后共計八百戶。封幼子程延及孫程曉為列侯。當(dāng)準(zhǔn)備封其為為三公時,程昱不幸去世。曹丕為之流淚,追贈程昱為車騎將軍,謚肅侯,子程武嗣。
點評:程昱有膽有謀,知足不辱,得以全身而退。《三國志·魏書·程昱傳》評價程昱時說:“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清治德業(yè),殊于荀攸,而籌畫所料,是其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