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兒童寓言故事
幼兒往往能理解寓言故事的情節(jié),但對其中的深刻寓意卻往往難以理解,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短小兒童寓言故事。
短小兒童寓言故事1:握著香蕉的猴子
抓猴人有一套特別的方法。他們首先預(yù)備一個箱子,箱子頂部開個孔,孔的大小剛好能讓猴子把手伸進去:箱子里放著美味的香蕉,一旦猴子伸手去抓香蕉,它就必須握起拳頭,但是握起的拳頭卻沒法從孔中掙脫出來。現(xiàn)在,猴子有兩個選擇:要么放下香蕉嗎,伸出手來:要么一直握著香蕉,困在那里。
猜猜實際的情況會怎樣?對了,猴子會一直握著香蕉站在那里。
有時候,我們就像那只猴子。我們緊緊抓住自己想要的東西,以至于無法前進,我們還會自我安慰地找借口:
“我做不到,因為……”其實,蒙蔽你的不過是那一串香蕉而已。
明日的“黃花”,失去的不一定是最好:前面的路上,還有許多風(fēng)景。
短小兒童寓言故事2:給愛留一點時間
那是一個異常悶熱的夏日午后。艾倫最近心情一直不好,他想也許去教堂能讓自己的心情變好一些。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來教堂的人還真不少。走到門口的時候,艾倫看見了一個人,那是一個流浪漢,正躺在教堂側(cè)面的陰影里。流浪漢裹著的一件長風(fēng)衣,仿佛被風(fēng)一吹就會碎成一片片。他把又臟又油的舊帽子的帽檐壓得很低,艾倫看不清那人到底是睡著還是醒著。
艾倫想,教堂的人怎么不管管這個流浪漢,讓他這副尊容呆在這里不是太煞風(fēng)景了嗎?這兒可是專供人們禮拜的神圣之地啊!
剛這么想完,艾倫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畢竟這也是講求仁愛和平等的地方。但他看見跟自己同行的其他教徒的臉時,隨即釋然了——從他們的表情可以判斷,他們對流浪漢也心懷不滿。艾倫微笑著跟別的教徒點頭、致意,大家一起走進教堂。
很奇怪,一向準時開始的布道竟然延遲了。
一個小時過去了,素來嚴于律己的牧師還是沒有出現(xiàn)。
艾倫此時有些坐不住了,自己明明想來排解心里的煩惱,卻沒想到連去教堂都這么不順心。他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也坐立不安了,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大家都想知道牧師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牧師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人們議論紛紛卻不得其解。
艾倫站起來,轉(zhuǎn)身準備離開教堂。走到門口的他看見了什么?是那個流浪漢,帶著他渾身的惡臭味,穿著褻瀆神明的衣服,就這么大搖大擺地走了進來。艾倫呆呆地注視著流浪漢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來者竟然堂而皇之地走到了講道臺上。大家都呆住了,像艾倫一樣不知所措。
只見流浪漢摘下帽子,脫下風(fēng)衣,露出的竟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臉——他們所敬愛的牧師。
人們屏住呼吸,教堂里安靜得掉根針都可以聽得到。
接著,牧師的聲音沉沉地響在大家心上,只見他用最平靜的語調(diào)說:“親愛的兄弟姐妹們,我想今天已經(jīng)不需要我再多說些什么了吧。請你們牢記,如果你總是去評價別人,就沒有時間去愛他們了。”
短小兒童寓言故事3:一只沒有素質(zhì)的羊
不是人人都能活得低調(diào),低調(diào)的基礎(chǔ)是隨時都可以高調(diào)。
我們是一群羊,生活在羊圈里。羊圈外,生活著許多野狼。
一天,三只野狼跳進羊圈,叼走了三只小羊。
一只羊憤怒地破口大罵,說了一句臟話。憤怒地罵是它唯一可以表示反抗野狼的方式。話一出口,它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有更多的羊在睡覺。他們睜開眼睛,看見那只羊破口大罵的樣子,紛紛交頭接耳:“這只羊是誰啊?怎么那么沒有素質(zhì)?”于是,大家紛紛指責(zé)這只羊:“你真是丟我們羊的臉!我們一直在創(chuàng)建和諧羊圈,你難道不知道嗎?”
說臟話的羊說:“我不是亂說臟話啊,野狼叼走了我們的小羊,我才罵那些可惡的野狼的!”
“野狼叼走我們的小羊,你就能罵了嘛?文明!跟你說過一定要文明!”一只留著長胡子的老羊說。
“你們對可惡的野狼無動于衷,怎么對我罵野狼那么耿耿于懷呢?”說臟話的羊說到這里,忍不住又說了一句臟話。
“你再說這樣的不文明語言,我把你趕出羊圈!”老羊說。
“對!對!像它這樣的不文明羊,應(yīng)該趕出我們的羊圈!”大家紛紛說。
這是,又有一只淌著口水的野狼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準備跳進羊圈來吃羊。說臟話的羊看到了,再次憤怒地朝野狼說了一句臟話。
正在睡著大覺的幾只羊擦了擦惺忪的眼睛,沒好氣地說:“你這個沒素質(zhì)的家伙,怎么還在說臟話罵人?有本事你去和野狼打啊,用嘴巴罵罵有什么用!”
“你太不文明了!你破壞了我們整個文明羊圈的和諧氛圍,所以,我將把你趕出去!”老羊說,“從此以后,你再也不是我們中的一員!“
“對,趕它走!“所有的羊都跟著說。
說臟話的羊只能離開。轉(zhuǎn)身時,它聽見許多羊在背后議論紛紛:“這家伙素質(zhì)真差,開口閉口就要罵野狼!”
“別管那些事了!我們自己做一只有素質(zhì)的羊就行了!繼續(xù)睡覺吧!”
說臟話的羊走出羊圈時,那只在羊圈外摩拳擦掌的野狼終于跳進羊圈,羊圈里又發(fā)出一聲凄慘的羊叫聲。
“你們睡覺又于事何補,反正都是于事無補,還不如讓我來好好罵罵野狼!”說臟話的羊一邊走,一邊又罵了一句。
野狼一下從羊圈里出來,口中叼著的正是那只老羊。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老羊聽到那只羊到現(xiàn)在還在說臟話,費力地抬起頭再次教育它:“你太……太沒素質(zhì)了,太不講……文明……了,不……不能……罵……罵人!”
這讓說臟話的羊無法忍受。它仰起頭,對著天空大聲地罵了一句,聲音傳到對面山坡上正享受著羊肉大餐的兩只野狼耳中。
“它在罵你嗎?”一只野狼問另一只野狼。
“嗯,可能吧,”另一只野狼說,“因為我今天早上已經(jīng)去了三次羊圈。不過,也有可能不是罵我。”
“那它在罵誰呢?”
“我猜,可能它在罵一種被格式化的道德吧。羊圈里的格式化道德很奇怪,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只要罵人就是錯,就要受到批評,就要受到指責(zé)!如果它動手跟我們打,甚至可能被同伴們槍斃,因為他的同伴們無法忍受那種比罵人更嚴重一百倍的沒有素質(zhì)的表現(xiàn)——打人!”
兩只野狼說笑著,吃著羊肉大餐。羊圈里則開始集合開會,因為羊民認為那只說臟話罵狼的沒素質(zhì)的羊雖然已經(jīng)被驅(qū)逐,卻反映出它們的羊民素質(zhì)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它們要更加重視文明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