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
在我國,寓言有著悠久的歷史,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發展過程。累積到如今,有不少優秀經典的寓言故事產生。哪些簡單的寓言故事適合幼兒的呢?下面就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篇1:楚人渡河
楚國人準備偷襲宋國,進軍的線路是打算渡過澭河抄近道走,以便趁宋國人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一舉獲勝。
楚國經過周密謀劃,先派人到澭河邊測量好水的深淺,并在水淺的地方設置了標記,以便偷襲宋國的大部隊能沿著標記順利渡河。
不料,澭河水突然大漲,而楚國人并不知道這個情況。部隊在經過澭河的時候依然照著原來作的標記渡河。加上又是夜間,結果,士兵、馬匹大批地進入深水、漩渦,使楚軍措手不及。他們被湍急的澭河水攪得人仰馬翻、驚駭不已。漆黑中,澭水里人喊馬嘶、一片混亂,簡直像數不清的房屋在倒塌一般。就這樣,楚國軍隊被淹死1000多人,僥幸沒死的也無法前進,只好無功而返。
先前,楚國人在設置標記的時候,當然是正確的。如果河水不漲,他們是可以依照標記渡河的?墒呛髞,情況變了,由于河水暴漲,水位升高了許多,而楚國人在不了解變化的情況下仍按原來的線路渡河,當然只能慘敗。
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人的認識也應該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變化。人們必須隨時根據新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否則就會吃虧、跌跤。
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篇2:狐假虎威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轉悠,突然發現了一只狐貍,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頓了。
狐貍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編出一個謊言,對老虎說:“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來當百獸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會饒恕你的。”
老虎對狐貍的話將信將疑,便問:“你當百獸之王,有何證據?”狐貍趕緊說:“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以隨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讓你親眼看看百獸對我望而生畏的樣子。”
老虎想這倒也是個辦法,于是就讓狐貍在前面帶路,自己尾隨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處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種獸類遠遠地看見老虎來了,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紛紛奪路逃命。
轉了一圈之后,狐貍洋洋得意地對老虎說道:“現在你該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獸,有誰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獸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貍的謊言。狐貍不僅躲過了被吃的厄運,而且還在百獸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風。對于那些像狐貍一樣仗勢欺人的人,我們應當學會識破他們的伎倆。
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篇3: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和魏國太子一起作為趙國的人質,定于某日啟程赴趙都邯鄲。臨行時,龐恭向魏王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人對您說,我看見鬧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當然不信。”龐恭又問:“如果是兩個人對您這樣說呢?”魏王說:“那我也不信。”龐恭緊接著追問了一句道:“如果有三個人都說親眼看見了鬧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還不相信?”魏王說道:“既然這么多人都說看見了老虎,肯定確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龐恭聽了這話以后,深有感觸地說:“果然不出我的所料,問題就出在這里!事實上,人虎相怕,各占幾分。具體地說,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還是虎怕人,要根據力量對比來論。眾所周知,一只老虎是決不敢闖入鬧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顧及情理、不深入調查,只憑三人說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鬧市還遠的邯鄲,您要是聽見三個或更多不喜歡我的人說我的壞話,豈不是要斷言我是壞人嗎?臨別之前,我向您說出這點疑慮,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輕信人言。”
龐恭走后,一些平時對他心懷不滿的人開始在魏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時間一長,魏王果然聽信了這些讒言。當龐恭從邯鄲回魏國時,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見他了。
看起來,謠言惑眾,流言蜚語多了,的確足以毀掉一個人。隨聲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會被說成黑的,真是叫做“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所以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篇4:一枕美夢
魏國都城大梁以北的黎丘鄉,經常有愛裝扮成鄉人子侄兄弟的鬼怪出沒。有一天,家住黎丘農村的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喝了酒,醉醺醺地往家走,在半路上碰到了裝做自己兒子模樣的黎丘鬼怪。那鬼怪一邊假惺惺地攙扶老人,一邊左推右晃,讓老人一路上受夠了罪。老人回到家里以后,不脫鞋、合著衣,倒在床上就睡著了。
第二天,老人酒醒之后,想起自己醉酒回家時在路上吃的苦頭,把兒子狠狠訓斥了一頓。他氣憤地對兒子說:“我是你的父親,你有孝敬我的義務?墒亲蛱炷阍诼飞献屛页员M了苦頭。我問你,這究竟是因為我平日對你不夠慈愛,還是因為你生了別的什么壞心?”
老人的兒子一聽這話,像是在晴天里聽見一聲霹靂。這到底是哪來的事呢?老人的兒子感到十分委屈。他傷心地落著淚、磕著頭,對父親嘆息地說:“這真是作孽呵!我哪能對您做這種不仁不義的事呢?昨天您出門不久,我就到東鄉找人收債去了。您從集市走回家的那一陣子,我還在東鄉辦事。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東鄉去問一問。”
老人知道自己的兒子素來誠實、孝順,因此相信了他的話?墒悄莻長得很像自己兒子的人到底是誰呢?老人想著想著,一轉念記起了黎丘鬼怪。他恍然大悟地說:“對了,一定是人們常說的那個鬼怪作的孽!”說到這里,老人忽然心生一計。他打算次日先到集市上喝個爛醉,然后趁著酒興在回家的路上刺殺那個黎丘鬼怪。
次日早晨,老人在集市上又喝醉了酒。他一個人跌跌撞撞地往回走。他的兒子因為擔心父親在外醉酒回不了家,正好在這個時候從家里出來,沿著通往集市的那條路去接父親。老人遠遠望見兒子向自己走來,以為又是上次碰到的那個鬼怪。等他的兒子走近的時候,老人拔劍刺了過去。這位老人由于被貌似自己兒子的鬼怪所迷惑,最終竟誤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看來,當人們不辨真偽時,欺詐的鬼蜮伎倆容易得逞,而善良誠實反遭戕害,真是可悲呀。
幼兒簡單的寓言故事篇5:鮑君神
有一個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經過一片沼澤地的時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樹,將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計再去牽麋鹿。
碰巧,有10多輛經商的車子從這片沼澤地經過。車上的人看見樹旁拴著一只麋鹿,周圍一個人也沒有。于是,他們走過去把麋鹿牽走了。沒走多遠,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勞而獲太不像話,就從車上拿了一條備在路上吃的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補償,然后心安理得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過了半晌,打柴的人來取他拴著的那頭麋鹿,可是樹旁的麋鹿不見了,卻有一條大干咸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覺得太奇怪了?纯此闹,不見一個人影。這一片沼澤地中也沒有人走的道路,這干咸魚是從哪里來的呢?就算是從附近湖塘中蹦出來的魚,那也應該是鮮魚呀!憑空冒出一條干咸魚來,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這里,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魚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這事說給妻子和四鄰八舍的人聽了,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很快,這件事便傳開了,而且被人們越說越神奇,竟然引來了許多前來祈禱的人。他們到沼澤地里的小樹邊求福消災,治病祛邪,有許多祈禱的人竟然也靈驗了。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干咸魚是神的傳說深信不疑。大家湊錢為干咸魚建了一座祀廟,將干咸魚供奉在里面,在廟里設了多達幾十人的專職祝巫,并給干咸魚送了一個“鮑君神”的尊號(“鮑”就是“咸魚”的意思)。從此,“鮑君神”廟內神帳高掛,鐘鼓齊鳴,香火不斷。祈禱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方圓幾百里內外赴來朝圣。
好幾年過去了,一天,一支經商的車隊路過這里,當年放干咸魚的人也坐在車上。當他經過廟前的時候,看了這熱鬧的場面和廟門高懸的“鮑君神”扁額,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車向人打聽原因。有人向他講了這座廟宇和“鮑君神”的來歷,他不禁大聲說道:“這是我的魚,是我幾年前親手拴在一棵樹上的,哪來的什么鮑君神呢!”他走進廟內,上前去將干咸魚取下,然后頭也不回地走了。廟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禱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尷尬。從此以后,再也無人來朝拜這個廟,漸漸地,廟的四周長滿了野草。又過了一些時候,這座廟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細想想,只憑主觀臆斷、人為地編造神話去盲目頂禮膜拜的做法,既無任何實效,又勞民傷財、愚昧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