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發言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各位家長朋友:
我是x的爸爸,首先,感謝三(x)班的老師們對小頡以及本班所有孩子們的精心培養和關愛;同時也很感謝林老師和各位家長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站在這里和大家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說實在的,我認為每位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心得,比如賴紫瑤、盧安琪、吳一帆家長等等,他們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得很優秀、很出色,倒是我有的時候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結果欲速而不達、適得其反,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以下是我的家庭平時教育孩子積累的一些做法,歸納成七個方面,希望能與在座的各位家長朋友們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把我們的孩子們培養好。
一、溝通交流
教育要從了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作為家長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里想什么,需要怎樣的幫助,教育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首先得學會與孩子交流,要蹲下身來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從幼兒園起,我們一家人幾乎每天都會像朋友一樣靠在沙發上、躺在床上開心輕松地聊天,小朋友經常把學校和班級發生的事情帶到家里來說,我們就作一個忠實的聽眾,肯定他好的想法或者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他的不足之處。長期下來,他就覺得我們非常重視他的感受,發生什么事無論好壞都會第一時間主動和我們匯報,與我們共同分享快樂、共同解決遇到的困難。
二、言傳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小的時候就像是臺攝像機,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說的好話再多,也抵不上孩子對家長所作所為的模仿。“養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責任重大,首先,作為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這樣,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才是一個可聽、可信、又可敬的人;第二,家庭和諧是教育的基礎,家庭成員之間應該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實行民主作風,讓家庭其樂融融,讓孩子生活在幸福的家庭環境中;第三,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孩子做作業時不看電視,不打麻將,花些時間看點專業書籍、小說、雜志,有時也可以陪著他做,給孩子做出適當的指導。一直到現在,我們家也沒裝閉路電視,小學三年級以前孩子做作業時我們連電腦也不開,在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書籍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與孩子交流溝通才更有共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