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作者及《左傳》的有關常識
2.掌握本文言文難懂實、虛詞及用法,語法結構,做到正確翻譯;
3.抓住人物語言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4.理解全文大意,做到順暢背誦;
5.了解本文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憑借工具書,在掌握重點字詞的基礎上,注釋疏通文意;
2.通過誦讀,加強對全文的熟悉與理解,幫助課文背誦;
3.理清全文脈絡,了解本文以“論戰”為中心,裁剪得當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和閱讀文言文的語感,提高古文閱讀能力,提高現代語言的表達能力;
2.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培養愛國主義感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3.認識人民群眾對國家生存的重要意義,做到利為民謀、取信于民。
【教學重點】
1.掌握本文言文難懂實、虛詞及用法,語法結構,做到正確翻譯;
2.兩個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
3.本文以“論戰”為中心,裁剪得當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1.文言文語法知識的講解以及課文翻譯;
2.本文寫作手法的分析。
【教學方法】朗讀法、提問法、講授法、分角色扮演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兩個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了解《左傳》基礎知識;熟讀課文,對照課文注釋,掌握重點字詞和重點句子,弄懂課文大意;分析講解第一部分。
一、導入: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戰爭,其中有許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比如三國時的“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淝水之戰”等。那么,為什么弱者反而可以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呢?這或許是人心所向吧,正義永遠戰勝邪惡。今天我們將繼續探究為什么一個弱小的國家居然能戰勝一個比它強大N倍的國家?請看課文《曹劌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