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4—50頁的內容。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首先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相對照;乘法算式的讀法、意義與乘法算式相對照.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2、教材的編寫意圖
“乘法的初步認識”內容的編排,分兩個層次:第一,以學生活動情境提供同數相加的式題,進而引出乘法運算。第二,溝通同數相加和乘法的關系,說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教材結合具體活動情景,從讓學生認識相同數相加開始,結合具體的事例,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逐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編排由學生活動中同數相加的計算引出乘法,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3、教材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了解乘法的含義,能把相同加數連加改寫成乘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