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氣球》教學反思 篇1
今天一口氣上完了《窗前的氣球》這篇課文,心久久不能平靜,課堂上孩子們精彩的發言是我沒想到的,同時也折射出自己今后在課堂中還要深鉆教材,注意教學過程中的細節。靜下心仔細回憶我的教學流程,本節課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趣導入精彩呈現
一開課,我說:“孩子們,今天天氣真好,我帶你們去兒童樂園看看吧。”學生們高興極了,緊接著我說:“孩子們,你們在兒童樂園看見了什么樣的氣球呢?”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看見了漂亮的氣球,有的說看見了五顏六色的氣球,有的說看見了五彩繽紛的氣球等等,當我聽到孩子們回答,我感覺精彩極了,原來孩子們小腦袋里裝著如此多的修飾詞語。在孩子們精彩呈現后導出課題,然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板書課題。
二:讀題質疑勤于思考
課題就是課文的眼睛,首先我讓學生從課題入手提出想知道的問題,在課堂上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是:“窗前的氣球什么樣呢?誰放的氣球呢?為什么要放氣球呢?氣球是在哪里窗前呢?”等等一些問題,從孩子們提出的問題可以看出孩子們通過讀題在思考,只有會思考才會讀書,所以讓孩子們從低年級開始就要養成讀書思考的習慣是必要的。
三:合作讀文感知大意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我采取的是小組合作讀課文,識記生字,低年級學生主要是培養孩子們小組合作的意識,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我深入到小組中,了解到孩子們在小組讀書態度認真,組長也要求組里人人朗讀識字,起到了相互監督的作用,通讀課文,讓孩子們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一句話說說。)的確,二年級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大意比較困難,我深入到組里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分析,引導孩子們能夠用一句話概括出:課文講了科利亞生病,同學們去看望他。通過初讀后,孩子們初步了解大意,為學習下文做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