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議論文比較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相對容易掌握的一種作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有關讀后感的初中作文,僅供閱讀!
《周國平散文》讀后感
這本書的名字平實無奇,沒有《朝花夕拾》這書名這般藏有深意,但翻開此書,隨意一瞥幾行字就被其中道理吸引。
我翻開序言,“我的寫作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學術性的論著和翻譯,另一類是散文。所謂散文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我把學術論著之外而又不是小說和詩的文字都算在內。對于我來說,這兩類寫作是完全統一的,它們不過是我從事哲學思考的不同方式罷了。這個集子所選僅限于后一類。”讀到此句頓知周國平先生大概的寫作風格。后一類即為散文,翻到正文時我仔細起來。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散文,第二部分是札記,第三部分是隨感,第四部分是詩。散文占了大半,周先生筆下的散文,其自由不但在文體,更在寫作時的心態。第一輯首先提出“只有一個人生”,深入簡出,字句觸動我心,在我這樣的年紀也許還不能完全讀懂,但周先生素樸的筆調讓我隱約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外冷內熱的深深的熱愛,不留意間拉近了我和文字的距離,拉近我和他的感受。’蘇格拉底在法庭申辯時所說的“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在我看來是道出了哲學的根本使命,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他的文字把哲理悄然滲入其中,讓人暗暗領會。后來一句“哲學的本意是愛智慧,愛智慧甚于愛一切,包括甚于愛生命”反復研讀之下,一層一層意蘊仿佛條條雨絲,輕輕柔柔,劃過我的思想。學習本是為了智慧,智慧如日常餐飲所需營養,讓我得以明事理明本心,周先生一字“愛”,巧妙地表達出我內心所求,也正如周先生所言“這正是我所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