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的熱情。
【重點難點】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學會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時記時法
1.出示情景圖,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幾點嗎?你認識時間嗎?
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信息。
2.提出問題:它們表示的是幾時?
3.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出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場景中的的信息,討論21:00是幾時?并說說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還建過這樣表示時間的方法?
5.老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1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后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時計時法”在一天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叫做24時計時法。
6.了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師出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有什么?說說鐘面內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數表示的是什么?
2.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的數和內圈的數有什么關系?
3.老師撥時針,讓學生說說這個時間怎樣表示?(凌晨1時,中午十二時)
4.師再撥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用24時計時法的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5.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 晚上9時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