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講話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就我縣產業扶貧工作作匯報。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位于重慶東部,是集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少數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移民縣、革命老區縣于一體的特殊縣份。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我們深入貫徹習“六個精準”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鎖定20__年實現85個貧困村銷號、5.5萬貧困人口越線、貧困縣摘帽目標,堅持將脫貧攻堅作為全局性中心工作和底線任務,將產業扶貧作為精準扶貧重要抓手,按照以引進培育經營主體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建立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利益聯結長效機制為關鍵、以實現貧困群眾產業增收為目標的思路,大膽探索、真抓實干,有效推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20__年,全縣貧困群眾人均產業增收1790元,比上年增加622元;實現5736戶20518人穩定脫貧,其中產業帶動3810戶13678人。今年,預計貧困群眾人均產業增收2247元;實現7237戶25022人穩定脫貧,其中產業帶動7093戶24485人。重點抓五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三個結合,因地制宜抓規劃。精準的產業規劃,是實現產業精準扶貧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因地制宜編制完成特色效益農業、產業精準扶貧以及辣椒、黃連、莼菜等規劃,做到產業規劃與每戶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辦法結合,確保規劃覆蓋每個貧困村和戶,實現每個貧困村都有1—2個穩定增收產業,每個貧困戶都有1項以上增收項目。規劃中突出三個結合:一是產業選擇與本地實際結合,立足我縣綠色生態資源豐富的實際,綜合考慮種養習慣、產業特性等因素,在全縣規劃以辣椒為主的調味品、以黃連為主的中藥材、以兔業為主的草食牲畜、以莼菜為主的高山果蔬等特色產業,形成規模化特色產業扶貧集群。二是產業布局與貧困群眾意愿結合,按照政府出“菜單”、貧困群眾“點菜”方式,引導全縣產業區域差異化發展,推動形成“一圈三帶”產業布局,即城周休閑觀光農業圈、高山原生態特色農業林業帶、中山山地集約特色農業帶、沿江庫區生態農業帶。三是產業方向與“三產”融合發展結合,按照全鏈式開發思路,堅持“產加銷”“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與加工業、康養旅游、教育文化等產業互融,讓貧困群眾不僅享受種養環節收益而且分享其他領域帶來的增值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