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境界,在我看來有四:如露珠、如雨幕;如清泉、如瀑布。
生命的起步,那是最初對文學的感悟,一句簡單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便可勾起無限的遐想,像是落在心田和夜間的一顆露珠,在夏日傍晚的涼風中舒爽地隨荷葉左右搖擺。世間百態的情感滋味通過書籍傳遞到腦海,使露珠折射出不同的光彩。處于這一階段的人,如張開稚嫩雙手去摸索世界的新生兒,雖然無法對世界有一個完整精當的理解,但那片段式的無瑕體悟,就是穿透露珠、迎向朝霞的金光。
星辰光芒籠罩大地,處處都略顯夢幻之意。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與感悟,你的心已不若最初那方荷塘中探起的荷葉,僅能承受露珠的重量。當大量的文字涌入你的腦海,每一條訊息便是不同的雨滴,而它們又連成線環繞著你,形成絲絲縷縷密不可破的雨霧,使你眷戀沉浸在書海的飄渺愜意之感。你的心仿佛是籠罩在煙雨下的茅草小村,對書縈繞著一種朦朧玄幻的依賴,如雨幕般輕柔溫暖著整顆心。
繼續積累到了一定境界,便可聽得泉水汩汩流出石窟的聲音——那聲音不再是別人灌輸給你的,而是你自己經過反復思索琢磨萌生而出的——或可稱作心聲。閱讀自己筆尖淌出的文字,既像是與自己的知己促膝談心,又充滿別人難以體會的成就自豪。是君子亦或是小人,從其言談舉止及流露的思想污濁程度觀之,便也可知大概。正所謂讀書可以明志。泉水乃天地孕育,由霧氣凝結,從石縫間匯聚,經坎坷而不息。此泉此思,方需親臨可知其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