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問題社會實踐報告 篇1
一、時間
20__年2月1日-2月3日。
二、地點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濱北辦事處北卜村、李馬夫村、北劉村。
三、實踐目的
本次社會實踐的目的主要是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發現社會現象背后的原因,并試著探索有利于農村留守兒童發展的路徑。
四、實踐過程
在寒假放利用3天的時間,分別走訪了北卜村的留守兒童妞妞、李馬夫村的留守兒童小偉和北村劉的留守兒童麗麗。在這些村子里有不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子女與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這些孩子有的上小學、初中,有的才上幼兒園,甚至還有的不滿3歲。這就是社會上常常被提及卻又常常被忽略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由于正處寒假期間,這些留守兒童都沒有上學,而是在村子里到處跑著玩耍。
五、實踐形式
我向當地村民了解到,這幾個村子里有1/3的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家中,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為此,我特意走訪了其中的三家,其中包含一名幼兒(妞妞,3歲),一名小學生(小偉,8歲),一名初中生(麗麗,14歲)。下面是我的訪談過程。
六、實踐結論
通過對這三個村不同年齡階段的留守兒童的訪談,筆者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身上普遍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缺乏父母關愛。
父母遠在幾百、幾千里地之外,打工任務繁重,因此常常會忽略對子女的關愛,導致這部分留守兒童或者缺乏安全感,或者產生叛逆心理,或者過于成熟,失去了少年兒童應有的純真。
第二,監護人素質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