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陣的本質是一個終端,一串代碼,一縷幻象。但對于身處其中的人,二十世紀末的斑斕泡沫與內在的枯敗是那么真切,空氣中彌漫著浮華而腐朽的氣息,真實而頹唐的絕望,以至于他們大多永遠也不會去懷疑,遑論觸及這個世界的真相---真實的虛擬。這就是十幾年前,《黑客帝國》這部老電影拋給剛剛邁入千禧年,計算機行業急速增長的人類的一個巨大的問號——計算機會否如人類思考,而人類的思想又是否會固步自封于刻板的條框。
人工智能曾經只是小說家筆下一個遙遠未來的設定,然而在我們加速前行的文明進步中,早已成了遠見卓識的科學家們憂慮的,甚至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飯后談資了。各種新聞無時無刻不傳達著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即將來臨的訊息。霍金的擔心,扎克伯格的樂觀,甚至是微信推送與知乎上的科普,人們最關心的始終是以人類方式思考的機器。他們或許擁有和我們相近的思維,但又同時是真正的唯物主義——不加過濾地學習所接觸到的一切,一夕之間構成繁復的體系,但若缺失任何一環,哪怕細微如絲,整體的崩潰也不過是毫厘之間。因此我們恐懼這些終將在智慧上超越我們,為了達成指令并不思慮后果的存在,唯恐被這些更加高等的“生物”取代了地球的主導權,有人甚至斷言:人與計算機二者,唯存其一。
然而沃卓斯基兄弟在《黑客帝國》中卻展現了一種更滲人的可能---人類沒有滅亡,而是被機器圈養于虛擬,促進著機械世界的發展。怎么促進?許多人反問。的確,人類少有能超過人工智能的地方,而電影透過機械大帝之口告訴我們---學習思想。矩陣世界起初曾被設定成完美的烏托邦,也曾模擬過眾生平等的世界,但無論極惡與極善卻都無法承載人類生生繁衍。最終構建的世界又回到了一個有善惡美丑,有黑暗亦有光明的,混亂卻是真實貼近我們原本的世界。只有在這個世界里,高尚與卑微,真誠與狡詐,同屬一片混濁灰暗的天空下,同屬彌漫著晦暗霧霾,同屬一個有著法國梧桐的林蔭路與陰森巷子與下水溝的城市。在這里,盡管生來不同,但無論誰都能有選擇的機會,因各不相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走出不同的人生。機器選擇圈養人類,因為他們不曾擁有這些影響人類抉擇的東西:靈魂、價值觀、執念與惻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