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開始,常常會在小憩之后,在半夢半醒之間,感到恐懼,感到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似的不知所措。常常感覺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又仿佛沒有留下過任何印記。生命,仿佛變得沒有意義。不禁,我問自己,存在世間,又不留印跡,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活狀態(tài)?這是否又是真正意義上的存在?
這個問題困擾著我,使我在人生路上走走停停,多么期盼某一次的無意回眸,不經意間會發(fā)現答案。時光流轉,困擾依然,我終于知道,答自己問,竟是一個如此漫長的過程。
每日每日,我都重復著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日復一日的課程、習題、考卷與排名按部就班,接踵而至,仿佛是既定的程序,一旦按下開關,便無從終止。
又是一次考試之后,答案比分數更早的到達了我們手里。一陣喧囂過后,教室里重又恢復了安靜,只剩紅筆在第一卷上勾畫出對與錯,間或傳來幾句私語,多是周圍同學在比較分數。不經意間抬頭,發(fā)現前方無數個頭顱低垂得幾欲貼近桌面,深深埋進課桌上堆起的課本習題里。肩膀聳起,仿佛已不堪重負。腦袋間或一掄,都帶有機器上金屬齒輪相磨的刮蹭聲。這一間教室里的四十九個生命,就這么了無聲息的存在著,又仿佛不曾存在,只有時間伴隨著鐘表上秒針的滴答,無情流逝。
存在?用試卷和習題來證明?
忽然又莫名感到恐懼與悲憤,恐懼是擔心生命倏忽即逝,仿佛不留痕跡;悲憤,卻是沒有緣由的,但好像也是與此有關。但為什么,我說不清。
答自己問,終歸是一個曲折的過程。